-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脑血管意外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的术后护理体会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脑血管意外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的术后护理体会
胡宗娜 卢立桂 牛翠翠(山东莒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山东莒县 276500)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31-0293-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寿命的增长,脑血管意外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常因外伤等原因致髋关节病变,部分患者需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做好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预见性护理,对病人的康复起着重要作用。现将我院2001—2009年行该类手术的18例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8例患者中,男12例,女6例,平均年龄66.5岁,均有脑血管意外史。其中脑出血8例,脑梗塞10例。脑血管意外病程1-6年,伴肢体偏瘫14例,术侧偏瘫13例,非偏瘫侧5例,全部患者伤前可独步或拄拐行走,同时并存病:高血压14例,冠心病10例,慢支肺气肿6例,糖尿病4例。手术原因:摔倒致股骨颈骨折12例,股骨头缺血坏死2例,骨关节病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例。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12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6例。并发症:均得到随访,时间3个月-8年,平均3年2个月。其中术后关节脱位2例,晚期感染1例,深静脉血栓(DVT)10例,髋痛6例。
2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术后首先在ICU室进行监护,除按骨科护理常规外,尤其应注意观察及预防各种并发症。
2.1关节脱位 关节脱位为主要早期并发症,文献报道为0.5%-5.4%,与手术时假体位置置入不当,术后周围软组织尚未修复,关节稳定性差有关。本组病例关节脱位发生率较高(2/18),均出现于偏瘫侧,为术后搬动时发生。这与脑血管意外后偏瘫致髋部软组织松弛,力量薄弱,髋关节稳定性差有很大关系,值得高度重视。护理上的预防措施主要有:①争取病人及家属配合:术后需卧床3周方可坐起,并扶拐下地短距离行走,注意保持正确的功能位,避免发生内收外旋现象,做到“不盘腿,不下蹲,不跌倒,不坐短板凳”。 ② 术后采用患肢皮牵引,穿“丁”字鞋,长型沙袋固定下肢两侧的方法,保持患肢中立位。加强巡视,发现髋部疼痛,患肢外旋、短缩、活动受限等临床表现时,及时报告医生。
正确掌握搬动病人的方法:搬动病人时应两人同时进行,一人托住整个髋部,另一人扶患肢同时抬高,有条件的可安排病人卧有拉手的牵引床,以便于放置便器,术后最好留置尿管1周。
2.2感染 术后感染分为早期感染(3个月内),延迟性感染(3个月-1年内),晚期感染(术后1年后),发生率仅为0.1%-1.0%。常见原因:术前有潜在感染灶;手术创伤大,时间长,体内植入金属异物,长期卧床及肌力减弱,静脉回流受阻,合并病症致抗感染能力降低。该组1例为术后2年感染,经手术取出假体,放置引流管冲洗,感染病灶清除,认为细菌通过血液循环带至人工关节处, 造成的血源性感染,因此,应做好如下护理工作:①做好术前准备:加强饮食护理,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如有扁桃体等潜在感染灶,应治愈后再手术,术区备皮要规范、彻底。②术后加强管理:术后每日紫外线消毒房间1次,消毒水拖地2次,最好单人单间,扫地1小时后方可换药拔管等各种操作,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引流管扭曲打折、堵塞,防止大小便污染伤口,发现敷料污染及渗血较多时,应及时更换。③出院前护理指导:嘱病人及家属定期复查,如出现关节处红肿热痛,下蹲及翻身困难,应高度警惕感染的发生,及时复诊,控制并发症,预防身体其他部位感染,注意强身健体,提高机体抵抗力。
2.3深静脉血栓(DVT) 本组为10/18,远远高于一般统计结果(17.1%),分析原因:偏瘫侧肢体肌力降低,肌张力减弱,血管肌肉舒张状态,导致血液淤滞,该级患者均体弱,并发症血液黏稠度高,血流缓慢,极易形成血栓。术后卧床时间长,患肢制动,DVT临床漏、误诊率高达50%,因此术后应严密观察,早期表现为患肢疼痛、肿胀,可伴有淤血及静脉曲张。DVT的预防措施:①术后常规应用潘生丁、阿司匹林、低分子右旋糖酐等抗凝药物,并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等药物不良反应,尽量避免在患肢输液。②抬高患肢,使用外围气体装置,穿长弹力袜,给患肢做按摩,教会病人做主动下肢肌肉的等长收缩运动。③髋痛:这不仅和髋关节周围肌肉挛缩,假体不适合,位置不当,假体松动下沉,创伤性关节炎等有关,还因患者偏瘫所致步态异常,下肢负重力改变,髋关节周围力量不平衡而造成髋痛,预防措施:术前牵引时间不少于2周,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5-1/6,同时病人加强股四头肌等的主动收缩,注意测量患肢长度,随时调整牵引重量,术后仍行骨牵引3-4周,并在牵引下做关节的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