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外伤的CT表现和临床诊断价值(附37例报告).docVIP

脾外伤的CT表现和临床诊断价值(附37例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脾外伤的CT表现和临床诊断价值(附37例报告)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脾外伤的CT表现和临床诊断价值(附37例报告) 樊宏魁 张义敏 王彩丽 (甘肃省泾川县人民医院 甘肃泾川 744300) 【摘要】为了探讨脾外伤的CT特征,本文回顾性观察了3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脾外伤患者的CT表现。探讨其CT表现和诊断价值。结果发现CT检查对脾外伤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敏感性和准确性达95%[1],可以明确诊断及分型,并对患者进行随访性CT扫描,提出外伤患者随访的最佳时间及对其预后进行判断,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关键词】 脾外伤 断层摄影术 随访扫描 1.材料和方法 37例脾损伤病例中,男23例,女14例,年龄6个月—65岁,平均33岁,所用机型为SOMATOM smile 西门子全身螺旋CT机,对所有病人均在伤后2周—11个月做CT检查及随访,扫描时间为3.5s,层厚10mm,层距10mm,其中10例病人做了增强扫描,其中6例在增强前还做了平扫。范围包括腹部及盆腔,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入造影剂。诊断明确后,采用非手术治疗,37例手术治疗,CT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做了对照,37例均痊愈出院。 2.结果 根据脾损伤的CT表现,将脾损伤分为二型: 2.1包膜下血肿:共15例(45.4%),表现为沿脾一侧边缘向外有一新月形的低密度影,脾边缘受压,变直,密度可呈低密度,等密度,高密度及混合不均匀型,有时外伤初期CT扫描脾外形正常,但经数小时乃至几天后随访脾包膜下血肿才显示出来,本组有13例属此种现象,6例病人伴有腹腔积血。 2.2脾撕裂伤型:共22例(54.6%):CT表现为:(1)脾实质内有线状或不规则低或高密度阴影(2)脾缘线状或楔形低密度影(3)脾增大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4)脾破裂离断。后两种可伴有腹腔积血。通过评阅病人的原始CT片和随访CT片,把脾损伤分为四级:I度伤,指脾浅表性裂伤或者被膜下血肿(直径﹤1cm),共3例。II度伤,即实质裂伤,深1-3cm,或伴中央或被膜下血肿(直径﹤3cm)共8例。Ⅲ度伤,即脾裂伤深度﹥3cm,或伴中央或被膜下血肿(直径>3cm)共8例。Ⅳ度伤指脾有3处或更多处裂伤,深度﹥3cm,或者有脾的血供阻断灶。本组共3例。37例脾损伤中,CT发现有5例合并肝破裂,4例合并肾挫裂伤,均经手术证实。 3.讨论 脾损伤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最为常见,及时明确诊断,对临床处理具有重要意义。可减少患者死亡率,CT不仅对损伤的诊断有很高的准确性,而且可以对损伤进行分型,分级,为临床采用手术或非手术治疗的选择,提供可靠诊断依据[3]。 根据Mirvis等用CT将脾损伤分为四级及其中Ⅰ级可在严密监护下采用非手术治疗的报道[4],本文37例脾损伤中,Ⅰ级采用非手术治疗,Ⅱ级作脾修补术,Ⅲ,Ⅳ级都作脾切除术,均获治愈。对非手术治疗和作脾修补术的病人,临床应严密观察,必要时复查CT,以防进一步出血,我们对患者于伤后2周—9个月做首次CT随访,随访中,CT显示脾有残余裂伤,血肿或脾周积液者视为异常。CT未见脾残余伤和血肿及脾周积液,或仅有残留性脾轮廓变形者,被认为脾外伤痊愈。首次随访,发现10例有脾残余伤,又于伤后5-9个月做第二次CT随访,仅1例在伤后11个月又做了第三次CT随访。11例Ⅰ度和Ⅱ度伤中,7例于伤后4个月内,4例在伤后6-9个月时脾伤痊愈。8例Ⅲ度患者在伤后6个月时痊愈。11例Ⅳ度Ⅲ度伤中的9例在伤后4个月随诊中仍见脾持续性异常。其中6例在伤后5-11个月时CT随访证实痊愈。通过分析,我们认为,CT对脾??伤的分级有助于预见伤愈过程时间,即轻伤(Ⅰ,Ⅱ度)患者4个月内痊愈,Ⅲ度伤痊愈需6个月,Ⅳ度伤需11个月。故伤后最合理的CT随访时间应为:Ⅰ度和Ⅱ度伤首次随访时间应在伤后2个月,如仍有残余伤应于伤后4个月做第二次随访。Ⅲ度伤应在伤后3个月做首次CT随访,如伤未愈可在伤后6个月做第二次CT复查。Ⅳ度伤可在伤后6个月做首次CT随访,如伤仍未愈即可在伤后9个月做第二次CT随访。 总之,CT是目前诊断脾损伤最为可靠的检查手段,它不仅可以确认脾损伤的存在,同时还可以了解损伤的范围和类型,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怀疑有脾破裂,首先应选择CT检查。并依据不同类型的CT表现迅速做出诊断,为临床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及判断愈后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李国珍主编.临床CT诊断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75. [2]曹丹庆,蔡祖龙.全身CT诊断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481. [3]spencer B Gay.Mputed tomographi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