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脾胃论在各种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综述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脾胃论在各种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综述
于聪
(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风湿科 广东珠海 519000)
【摘要】《脾胃论》是李东垣的代表作。其主要学术思想是,在生理上认为“脾胃为元气之本”、“脾胃为人体之气升降的枢纽”,在病理上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在治疗上强调补脾胃,主张“升阳益气”、“甘温除热”,为后世医家及中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综述了数十年来各医家在治疗各种疾病过程中对脾胃论思想的应用,并阐述了本人对脾胃论思想的看法。
【关键词】脾胃论 痹症 痿证 肝病 糖尿病 妇科病 亚健康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2-0352-02
李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习称李东垣,宋金时真定(今河北正定)人。生于1180年,卒于1251年,为金代著名医家。东垣对医学充满极大的兴趣,师从当时著名医家张元素,尽得其学。东垣生平著述颇多,存世而广为流传的有《脾胃论》、《内外伤辩惑论》、《兰室秘藏》、《医学发明》、《活法机要》和《东垣先生试效方》等,而《脾胃论》是其代表作。
《脾胃论》的学术根基源于经典[1],《脾胃论》不但大量引用了《内经》和《难经》原文,同时还引述了仲景学说,在对脾胃病、五脏相关理论及升降理论的阐述上,在组方原则、处方用药、用药宜禁、调护脾胃等方面,都是对《伤寒论》的深化和发展。
《脾胃论》的主要学术观点是,在生理上认为“脾胃为元气之本”、“脾胃为人体之气升降的枢纽”,在病理上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在治疗上强调补脾胃,主张“升阳益气”、“甘温除热”。其病理上“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必然导致在疾病治疗原则上强调调理脾胃的重要性,强调通过调理脾胃治疗各种疾病。
本文作者查阅了数十年来各医家在治疗胸痹、痿证、肝病、糖尿病、妇科病、亚健康过程中对脾胃论思想的应用,综述如下。
一、脾胃论在各种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1.脾胃论在胸痹治疗中的应用
胸痹相当于现代医学??冠心病和心绞痛,其病位在心。封亚丽[2]认为,虽然胸痹病位在心,但心与脾胃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发病多由脾胃亏虚而来,辩证论治亦当注重调补脾胃。
封亚丽从脾胃与心的关系,脾胃与致胸痹之实邪的关系两方面论述了脾胃乃胸痹病因病机的关键。文章还给出了具体的病例及其现代临床研究结果,研究表明[3],在58例病案中,从缓解症状来看,总有效率为89.66%,优于常用的活血化瘀法;从心电图的改善来看,总有效率为48.27%,且用药过程中无一例使病情加重的现象,也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还能改善脾胃功能失调之胃脘胀满,纳呆呕恶,等症状;另外,刘侠[4]等也对用调理脾胃法治疗胸痹的疗效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在100例病案中,从症状改善方面看,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李启允[5]也介绍了治疗胸痹的方法,结合脾胃辩证分为脾失健运、寒凝中焦、元气虚衰、寒邪凝滞四种类型,分别祛痰逐饮,宣痹通阳、补中益气、驱寒逐饮等方法治疗的临床经验。
余世光[6]将胸痹辨为气虚、血虚、痰浊、阳虚、寒凝五个方面,治疗始终以脾为主,认为脾胃居于中焦,是升降运动的枢纽,只有脾胃建运,才能“清阳”出上窍、发腠理、实四肢,“浊阴”出下窍、走五脏、归六腑。
2.脾胃论在痿证治疗中的应用
马建功[7]认为:脾土虚弱不能制湿,故肢体关节酸痛;脾虚不能运化精微,故肢体无力、短气懒言、肌肉萎缩;中气虚弱,传化失司,故大便不调;脾气不足,故面色萎黄。本方半夏、白术能燥湿,茯苓、泽泻能渗湿,独活、羌活、防风、柴胡能升举清阳之气,平胃气,党参、黄芪、甘草益胃,白芍养血敛阴。诸药共用,能健脾胃、升清阳、祛湿邪,使四肢肌肉得以濡养,故能取效。
《从中焦脾胃论治肺痿》中,贾建玲,潘晨[8]指出:肺痿是各种肺系疾病发展到后期出现的一种慢性疾病,病位主要在肺。临床上紧扣脾肺二脏的紧密关系,采用补脾益气,补土生金的治疗方法治疗肺痿,既能补肺之虚,又可安五脏之体,所谓“治病必求其本也”,故可取得很好临床疗效。当然,临床上若虚寒、虚热现象很明显时,需要配合养阴润燥、温补肺气类药物治疗,方能取得较好疗效。
张先军[9]通过多年临床实践认为:不少阳痿病例是由饮食劳倦损伤脾胃而引起,因而主张阳痿从脾胃进行分型治疗,并取得比较满意效果,脾胃虚弱,加之湿困脾胃,运化失职,肾主水功能低下,肾藏精功能亦随之减退,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肾失养则阳事不举,治以健脾胜湿。
刘承勇[10]:阳痿一证,有从肾论治的,有从肝论治的。现欲以脾胃为后天之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