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拟养心汤治疗气阴两虚型心悸54例疗效观察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自拟养心汤治疗气阴两虚型心悸54例疗效观察
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 北京 101400
【摘 要】观察自拟方养心汤(参照《校注妇人良方》之天王补心丹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心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气阴两虚型心悸患者54例,予口服中药自拟养心汤,水煎日2次,早晚饭后分服。结果:痊愈20例,显效16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59%。结论:自拟养心汤治疗气阴两虚型心悸疗效肯定。
【关键词】自拟养心汤;心悸;气阴两虚;临床疗效。
心悸,其症状最早可见于《内经》,《素问?痹论篇》言:“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其病名首见于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和《伤寒论》,称为“心下悸”、“心动悸”、“心中悸”和“惊悸”等[1]。心悸包括惊悸与怔忡,属心律失常范畴,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不能自主,脉见叁伍不调、或快或慢的一种病症[1]。本病病机以虚实夹杂,而以“本虚”为主,病位在心,因虚致悸,常累及肺、脾、肾同病,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而致心脉痹阻不畅,遂使心脉失常。现代医学认为心律失常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激动起源异常、频率或节律发生改变和/或激动传导异常,主要表现为早搏、心动过速、心律不齐、传导功能异常引起的一系列的快速心律失常,中医以“心悸”命名。对于心悸的治疗,中医中药有着独特的优势。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应用自拟养心汤治疗气阴两虚型心悸患者的临床疗效,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门诊及住院的气阴两虚型心悸患者54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30例。
年龄32-88岁,平均年龄69.1岁,阵发房颤:20例,房早10例,室早8例,窦性心动过速16例,病程14天至28天。
1.2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颁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患者症见心悸气短,五心烦热,盗汗口干,眩晕耳鸣,失眠多梦,面色少华,舌、脉象:舌淡红、苔薄或有剥脱,脉促或结代。
1.3 治疗方法
予自拟养心汤,方药组成:太子参30g,麦冬10g,五味子10g,生地15g,酒山萸肉10g,当归10g,丹参20g,炒枣仁15g,远志10g。用药方法:上述诸药冷水浸泡60分钟,水煎2次,共取药300ml,分2次早晚饭后1小时服用。
1.4 疗效评定标准
依据2002 年卫生部制定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心悸”的疗效判断标准[3]:①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中医症候积分减少达95%以上;②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中医症候积分减少达70%以上,且在95%以下;③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改善,中医症候积分减少达30%以上,且在70%以下;④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未改善,中医症候积分减少在30%以下。
2 结果
共54例患者,痊愈20例(37.03%),显效16例(29.62%),有效14例(25.92%),无效4例(7.40%),总有效率92.59%。
3 体会
心悸病机不外乎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和邪扰心神,心神不宁[4]。自拟养心汤立法为益气滋阴。方中太子参、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生地、当归、山萸肉补气养血;丹参活血化瘀,炒枣仁、远志养心安神。本方配伍滋阴补血以治本,养心安神以治标,标本兼顾,共奏益气养阴、补心安神之功。本观??显示自拟养心汤可有效改善气阴两虚型心悸患者症状。
参考文献:
[1]罗仁,曹文富.中医内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084-085
[2]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8-69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85-187
[4]王闻娜,丁碧云.中医药治疗心悸的临床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09,5(9):159-16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