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浇框架结构混凝土施工通用施工工艺
现浇框架结构混凝土施工通用施工工艺
施工准备
材料
现场搅拌混凝土:参见 “混凝土现场拌制工艺标准”;
预拌混凝土:与预拌混凝土供应厂家签订供应合同,混凝土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规范及设计要求,进场时对混凝土质量严格检查验收;
混凝土养护用塑料布、麻袋布等。
机具设备
机械:塔式起重机、混凝土泵送设备、布料杆、插入式振捣器、平板振捣器等;
工具:混凝土吊斗、刮杠、木抹子、钢卷尺、墨斗、标尺杆、照明灯具等。
作业条件
浇筑前应将模板内木屑、泥土等杂物清除干净;检查钢筋保护层及其定位措施的可靠性;顶板钢筋应设马凳支架,铺搭脚手板,严防浇筑、振捣时踩压钢筋骨架;模板清扫口在清除杂物后应再封闭;施工缝处混凝土已将表面软弱层剔除清理干净并洒水润湿;
浇筑混凝土层段的模板、钢筋、预埋件及管线等全部安装完毕,经检查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并办完隐、预检手续;
浇筑混凝土用的架子、马道已支搭完毕,并经检验合格;控制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的标尺杆就位,夜间施工还需配备照明灯具。
技术准备
对预拌混凝土提出详细的技术要求,一般应明确浇筑部位、浇筑方式、浇筑时间、浇筑数量、浇筑强度、强度等级、坍落度、水泥品种、骨料粒径、外加剂及初凝时间等,并根据浇筑强度,提出保证连续浇筑供应要求;
编制好混凝土浇筑方案,并对操作班组交底,混凝土浇灌申请书已批准;
预先弹出混凝土浇筑高度控制线。
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操作方法
混凝土搅拌:如条件允许宜采用预拌混凝土;若利用现场搅拌,参见 “混凝土现场拌制工艺标准”。
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水平运输宜采用混凝土罐车或机动翻斗车,垂直运输采用泵车或塔吊。如采用地泵,合理确定泵管及布料杆的位置;
在风雨或炎热天气运输混凝土时,容器上应加遮盖,以防水分进入或蒸发。夏季高温时,混凝土砂、石、水应有降温措施。混凝土拌合物出机温度不宜大于30℃,浇筑温度不宜超过35℃;
冬期运输要采取保温措施,确保入模温度;
混凝土自搅拌机中卸出后,应及时运至浇筑地点,并逐车检测其坍落度,所测坍落度值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其允许偏差值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如混凝土拌合物出现离析分层现象或坍落度不满足要求时,不得使用;
混凝土泵送时,必须保证混凝土泵送连续工作,因故停歇时间超过45min或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应立即清除管内残留的混凝土;
混凝土泵要搭防雨、防晒棚,混凝土泵管夏季要覆盖降温,冬季要保温。
混凝土浇筑与振捣
混凝土浇筑和振捣的一般要求
混凝土从出料管口至浇筑层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大于2m,如超过2m时必须采取措施,可用加长软管或串筒等方法;
混凝土浇筑入模,不得集中倾倒冲击模板或钢筋骨架,应分层、分段均匀布料,分层厚度一般为振捣棒有效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0mm;
使用插入式振捣棒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振捣密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400mm~500m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0mm左右,以消除层间接缝。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应以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为止,防止漏振、欠振及过振。平板振捣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捣器的平板边缘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浇筑混凝土时派专人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位置有无移动、变形等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并在已浇筑混凝土初凝之前修整完好;
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否则,需按施工缝处理;
施工缝处理
水平施工缝:先将已硬化混凝土表面的水泥薄膜或松散混凝土及其砂浆软弱层剔凿、清理干净,铺适当厚度(一般为50mm左右)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减石子混凝土。墙、柱根部施工缝先弹线切割后剔凿,切割线距墙、柱边线(向里)宜为5mm,沿切割线剔凿直至露出坚硬石子,剔凿深度不宜超过10mm。墙、柱混凝土浇筑高度应高出板底或梁底30mm左右,切割线高出板底或梁底线宜为5mm,保证施工缝处混凝土外观效果;
竖向施工缝:先将混凝土表面浮动石子、钢板网等剔除,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浇筑宜从垂直施工缝处开始,但要避免靠近缝边直接下料和振捣,保证新旧混凝土结合密实、不胀模。
墙、柱混凝土浇筑
墙、柱浇筑混凝土之前,底部应先垫一层50mm左右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减石子混凝土,混凝土应分层浇筑,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每层厚度不大于500mm,分层厚度用标尺杆控制,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
墙、柱高度在2m之内,可直接在顶部下料浇筑,超过2m时,应采用软管等辅助浇筑;
振捣时应特别注意钢筋密集处(如墙体拐角处及门洞两侧)及洞口下方混凝土的振捣,宜采用小直径振捣棒,且需在洞口两侧同时振捣,浇筑高度也要大体一致。宽大洞口的下部模板应开口,再补充浇筑振捣;
浇筑过程中,应随时将外露的钢筋整理到位;
施工缝留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深基坑工程开挖支护施工质量控制.doc
- 深基坑工程开挖支护措施在实际中的经验及必要性分析(专业文章).doc
- 深基坑工程钢支撑支护施工技术应用及探讨(专业文章).doc
- 深基坑开挖信息化监测合同.doc
- 深基坑开挖工程安全监理细则(附图).doc
- 深基坑排水梯级节水施工工法(绿色施工,附示意图).doc
- 深基坑支护结构内力与变形研究进展(专业论文).docx
- 深基坑支护结构降水设计分析.doc
- 深基坑超长预应力锚杆支护施工工法.doc
- 深层水泥土搅拌法地基处理作业指导书.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