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职工的心理卫生与健康
三、紧张的减缓与松弛方法 (一)肌肉松弛法 根据紧张——松弛循环论,首先使肌肉紧张,然后才获得放松的效果。该方法是通过手臂、头部、躯干、腿部松弛达到全身松弛的目的。 (二)深呼吸练习操:横隔膜深呼吸能产生健身、自然放松的作用。 (三)自我放松法:这是自身运用一种方式来适应自身的紧张消除。自我方式的形式即重复说一些自己编排的指令,同时感觉到该指令效果在自己身上出现。 (四)生物反馈法:这是一种人们获得自己内部生理活动的信息,并控制自己身体内部过程的方法,也称内脏器官学习法。 (五)凝神法:即让人们静坐和反复地末年一个单词,由该单词集中他的意念,从而达到松弛目的的方法。 (六)意念集中法:这是集中意识于某个现实的或幻想的物体,从而掩蔽了其它的思维、情感、达到入静、松弛的方法。 第三节 情绪与身心健康 一、情绪的概述(一)什么是情绪 情绪就是人对各种认知对象的一种内心感受或态度,它具有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生理唤醒等复杂的成分。 (二)情绪的分类 情绪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国古代名著《礼记》中记载,人的情绪有“七情”分法,即“喜、怒、哀、惧、爱、恶、欲”。 近代的研究中,常把快乐、愤怒、悲哀、恐惧列为情绪的基本形式。 1、心境。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而在较长时间持续存在的情绪状态。心境不是关于某一事件的特定体验,它具有弥散性、渲染性的特点。 心境对人的生活活动有很大影响。积极、良好的心境使人精神振奋,乐观地对待困难和挫折;消极、不良的心境使人厌烦、消沉。 2、激情。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短暂的情绪状态。例如,暴怒、狂喜、恐惧、绝望等,都是激情的表现。激情常常是由意外事件或对立意向冲突引起的。 激情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整个人都被卷进。在激情状态下,人的认识范围会缩小,控制能力减弱,往往不能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不能控制自己,不能预见到行为的后果。 3、应激。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人遇到某种意外危险或面临某种突然事变时,必须迅速作出抉择,采取行动,此时人的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即为应激状态。 在应激状态下,人可能有两种表现:一种是目瞪口呆,手足无措。另一种是急中生智,及时摆脱困境。应激是可以训练的。 二、情绪与健康(一)正常情绪的条件 1、由适当的原因引起的,而且这些原因能为当事者本人所认识。 2、产生时间是适当的,随客观情境而转移。 3、反应的强度是适当的,与刺激原因相匹配。 (二)情绪的功能 1、愉快而平稳的情绪,能使人的大脑处于最佳的活动状态。 2、愉快的情绪还能使机体的免疫系统和体内化学物质处于平衡状态。 3、乐观的愉快的情绪使人充满朝气、生气勃勃,使别人乐于接近自己,从而增强自己的处世和交际能力。 4、情绪和情感也是洞察人内心世界的窗口。 5、适当的负面情绪,如焦虑、忧愁、恐惧、愤怒等,也是正常有益的。 不良情绪的危害 美国有两个医生曾对1948年毕业的某医学院校的学员进行了长达30年之久的跟踪研究:他们把学生分成安静型、开朗型、恼怒型,结果恼怒型的学生中有77.3%患了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良性肿瘤和癌症等,全体类型的学生中只有25%和26.7%有此类疾病。 三、保持健康情绪的条件 1、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塑造有理想、进取、乐观的人生态度。人生有顺境也有逆境,只有确立正确的人生观,才能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 2、开阔宽广的胸怀。心胸开阔、心地坦荡的人,才能保持镇定的情绪和乐观的心境。 3、增强适应生活的能力。要能正视现实,接受现实,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不消沉,不自卑。 4、学会从多角度看问题。片面或单面看问题的人,容易走极端,情绪情感体验也极不稳定。从多角度看问题的人,能从失败、挫折中看到成功的因素,摆脱消极情绪困扰,充满乐观情绪。 5、培养幽默感。诙谐、幽默、风趣、滑稽是调节紧张性,消除忧虑、愤怒、不安情绪,有助于个人适应的极好工具。 6、培养坚定的事业心和广泛的兴趣。事业的成功不但需要艰苦的努力,还应学会享受生活,从工作中获得乐趣。 * * 职工的心理卫生与健康 第一节心理卫生与保健概述 一、什么是心理卫生与健康?(一)什么是心理卫生 心理卫生也称精神卫生,是指如何维护和保持心理健康的原则和措施。《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这样写道:“心理卫生包括一切旨在改进及保持心理健康的措施。诸如精神疾病的康复及预防;减轻充满冲突的世界带来的精神压力,以及使人处于能按其身心潜能进行活动的健康水平。” 现代健康的概念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 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满状态。”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之间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一个人心理健康与不健康只是程度上的差异,健康者中有不健康的因素,不健康者中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中物理公式汇总(详细版 可高清放大).pdf VIP
- 义务教育版信息科技六年级全一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上下册.doc
- 北京市财政评审中心评审报告基本格式及内容.doc VIP
- USCAR培训教程分析.ppt VIP
- 汽车座椅ABC基础知识简介 (江森延锋).pdf VIP
- 重症肺炎合并ARDS个案护理 2PPT课件.pptx VIP
- 单采血浆站技术操作规程试题一类.docx VIP
- 企业风险管理—战略与绩效整合(2017中文版).pdf VIP
- 2025湖南郴州市苏仙区面向本区应届公费定向培养师范毕业生招聘教师174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第3章企业清洁生产的实施.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