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播学概论 主讲老师:林 凌 绪论 走进传播学 一 为什么要学习传播学 二 传播学是怎样走进中国的 三 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关系与区别 四 传播学研究的主要经历 一 为什么要学习传播学 信息传播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报纸→报纸 广播 电视 网络 手机 1、个人事件变成群体事件,如艳照门; 案例:艳照门事件 共有主题数108077个,贴子数3311977篇,会员数8627 点击:79012;回复:1491【最爱娇娇】转了篇文章 有空的看下吧[置顶]? 官方对艳照门事件的反应 吉林省公安厅的提醒并非“空穴来风”,其依据的是1997年公安部发布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俗称“公安部33号令”),其中第五条第六款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互联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淫秽信息,第二十条则对违反上述规定如何处罚作出规定。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余凌云认为,1997年颁布的“公安部33号令”,更多地表现出公权力对私权利的过度干预。按照2006年3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制作、运输、复制、出售、出租淫秽的书刊、图片、影片、音像制品等淫秽物品或者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电话以及其他通讯工具传播淫秽信息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三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艳照门”里的道德困境《南都周刊》副主编 这个震惊首先还是来自男女关系本身,来自人们在这个关系中的困惑。这件事情让我看到人们在男女关系上所持道德观的巨大差异性。并不是所有的震惊和愤怒都是虚伪的、表演的、造作的,我认为绝大多数都是真诚的。有人认为,做爱可以,但拍照就不道德了。他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墙上装镜子可以吗?又有人说,拍照可以,但事后要尽快删除。问题是,多久才算尽快呢?又有人说,干什么都可以,但不要和那么多人干。问题是,多少人才算多?又有人说,人多不要紧,但时间不要那么短。问题是,隔多久才可以进行下一个?又有人说,普通人怎么样都行,公众人物要考虑自己的社会影响力。问题是,普通演员和大众明星之间的界限在哪里?这些问题似乎都经不住追问,但每个人又很有把握地守住心里的一条底线。同样的事,有人认为陈冠希和女星们完全没有过错,有人却认为他们应该自杀谢罪。前者骂后者卫道,后者骂前者堕落。 2、信息传播可以帮助公众维权,如(S:杭州飙车案); 3、个人表达自由,如(S:多一点关爱) 变化的信息传播环境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 二 传播学是怎样走进中国的 在20世纪50年代初,复旦大学新闻系编辑出版的《新闻学译丛》就已开始翻译、介绍传播学原理与知识。可惜不久的反右斗争,使这种翻译、介绍中断。 70年代初,复旦新闻系编辑出版的《外国新闻研究资料》又翻译、介绍传播学。 70年代末、80年代初,日本东京大学新闻研究所的内川芳美教授与美国著名传播学学者宣伟伯相继到复旦新闻系作传播学讲座。传播学开始在我国流传。 80年代末90年代初,有一种认为西方传播学是“精神污染”、“不适合中国国情”的思潮泛滥,对传播学的研究又进入低谷。 《新闻大学》杂志(季刊)发表传播学论文的数据:从1981年创刊至1987年间,14期共发有关论文16篇;而1988至1992年间,20期只发有关论文4篇;1993年至2000年间,32期共发有关论文64篇。中间出现低谷现象。 1997年,传播学与新闻学一起被确认为国家一级学科 . 三 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关系与区别 1996年5月上旬,《新闻大学》编辑部邀请复旦新闻学院部分师生与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系教师,就“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李良荣教授认为,新闻学与传播学存在四个主要区别: 1、二者的研究领域不同。新闻学只研究新闻媒介。报纸的四大块——新闻、评论、广告、副刊,它主要研究前二块。广告研究近几年才起步,副刊只略微涉及;至于电视,只研究其新闻部分,60%以上的娱乐节目不属于新闻学的研究范畴;广播亦然。而大众传播学对6大媒介的全部内容都研究,领域要开阔得多; 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关系与区别(二) 2、二者的研究侧重点不同。新闻学主要研究新闻媒介内部的规律,而传播学研究媒介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影响,即效果研究,这部分约占70%;3、二者的研究方法不同。新闻学以逻辑推理为主,以某个理论为依据,推导出很多理论,属于直观式研究。至于大众传播学,我们对批判学派介绍很多,因为我们的思路、方法与之十分相似,而且它揭露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很多问题、阴暗面。但不能因而误以为批判学派占有主导地位。西方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主流是实证学派,无论是数量还是影响,都远远超过批判学派。 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关系与区别(三) 4、二者的学科背景不同。大众传播学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