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夏《歌曲写作读本》读后.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夏《歌曲写作读本》读后   一、 前记      近日,收到苏夏先生赠予中央音乐出版社2006年版的《歌曲写作读本》一书,内夹便条一纸,文曰:   ……《人民音乐》愿刊出一篇书评,振京兄是否有兴趣写。若有意写时,可寄交编辑部于庆新收。   苏夏   06.5.29      此前,已听说先生正在修改他1979年版的《歌曲写作》,没想到,我很快便获得新书,十分感谢。便条中一个“兄”字的“称兄道弟”,实在令我惶恐不安。尽管拙笔笨脑,拜读大作之后,总是应当发表一些观后感,否则,辜负先生之信任,就真的是大大的不恭了。   苏夏先生是建国之初我在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就读时的和声课老师,他还教过我们班的对位法,半个多世纪虽一晃而过,却记忆犹新,受益良多。先生学识渊博,平易近人,课堂内外,常举一反三,旁征博引,强调扎实的功底和实际应用,为学生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苏先生默默耕耘,文、曲兼收,著述颇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其《卡农曲写作法》《复对位法》的出版,对青年音乐爱好者自学作曲有很大帮助,以后出版的《和声的技巧》《实用对位法》等书在音乐教育界较有影响;其文集《论中国现代音乐名家名作》颇多真知灼见;此外,在音乐创作方面,也多有建树……《歌曲写作》出版于1979年,是先生关于声乐作曲法的第一本书。七十年代初的“文革”后期,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进行“斗、批、改”的中央音乐学院师生已经被允许恢复和进行一些专业活动了,当时,由于部队文化建设的需求,上级决定“就地取材”,指派苏夏、王树和我三位教师,前往师部宣传队所属战士作曲学习班分组讲授歌曲作法课。我们与青年战士们朝夕相处,看到学员热情好学,进步飞速,也很受鼓舞,深切感受到音乐艺术依然还是社会之所需,为人民服务的“武器”。   1978年秋,中央音乐学院恢复了由于“文革”而中断12年之久的招生工作。大批音乐学子兴高采烈,急不可待地蜂拥而至。作曲系原定招收10个名额的指标,最后扩大到30名,仍不得不忍痛割爱地刷掉许多优秀考生。终于,新学期开始了,我和顾淡如老师共同担任新一届“歌曲作法”大班课的讲授和课下改题;苏夏先生作为教研室主任,规划全局并担任作曲个别课的教学。   令人吃惊的是:不动声色的苏先生,很快推出了一部《歌曲写作》讲义油印稿,并付诸出版了。我想,他虽然当时未教此课,却辛勤耕耘,“超额”完成工作任务,令人钦敬,这书稿应当是他“下放”之后的一件副产品吧。      二、 关于两本书      为了叙述的方便,1979年版简称作《写作》,2006年版简称作《读本》。由于这两本书有一个“前因后果”的特殊关系,因此需要加以比较。   在中国,由于群众歌咏运动的历史性作用和蓬勃开展,新时代青年音乐爱好者们热情高涨,已经不满足于单纯的“唱歌”,而希望加入写歌的行列,自己动手创作歌曲,投入生活之中!因此,他们迫切需要这方面的教材,是可以理解的,也是音乐家们应当关注和支持的。   早在1951年,瞿希贤的《歌曲作法简明教程》一书问世;以后,王震亚的《怎样写二部歌曲》、盛礼洪的《歌曲作法》,以及丁鸣、竹风的《歌曲作法教程》、李焕之的《怎样学习作曲》等书陆续出版……上世纪七十年代以至八十年代之后,张善、金虎的《歌曲创作浅谈》,靳卯君的《浅谈歌曲创作》,唐诃的《歌曲创作漫谈》和《歌曲写作札记》,王杰的《用民族音调写歌》,以及龚耀年的《儿童歌曲作法》,樊祖荫的《儿童歌曲写作概论》等书相继亮相。作者们从不同角度,结合自身体会,通过范例探索歌曲创作之“奥秘”。近年来,杨瑞庆出版了有关歌曲创作的“系列”产品,如《歌曲旋律100年》《歌曲创作90题》等书,有独到思路;吴华、郑莉的《中国歌曲创作实用教程》也较为翔实。不过,以上种种书籍,大多采用简谱谱例,我想,这种设计方案,主要是考虑到当时一般音乐爱好者的业务水平和社会需求吧。   《写作》的出版,也正是顺应这一潮流而进行展示的。但是人们发现,当27年之后,《读本》经过重起炉灶,“推陈出新”,大为充实的版本,已经改用五线谱谱例了。这种“变化再现”,体现出作者与时俱进的社会责任感。   《写作》一书,反映了建国以来不断宣传和强调“政治挂帅”的思想意识潮流。多年以来,言必称“革命”,在人们头脑中早已形成为一种“时尚”风气。或许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本书第一章作为全书的“帽子”,是这样安排的:   一, 为革命而歌   (一) 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写好革命歌曲的根本保证   (二) 群众的革命斗争生活,是革命歌曲的创作源泉   (三) 要刻苦学习音乐语言   之后方进入正题,在以下各章中分别论述具体技术手段――这样的设计,在一段时期内,多种类似的书籍中,也许是“英雄所见略同”吧,一提到歌曲,不言自明,自然指的是“革命歌曲”,所举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