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浪出土宋代王家城城隍庙石碑考辨.docVIP

庄浪出土宋代王家城城隍庙石碑考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庄浪出土宋代王家城城隍庙石碑考辨   [摘要]庄浪县出土的北宋嘉?v五年(1060)城隍庙石碑是目前甘肃境内发现最早有确切纪年的城隍庙石碑,该碑记为研究我国古代城隍庙历史和城隍(神)提供了珍贵资料。碑文记载了北宋静边寨步将刘沪将军审时度势,于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收复并修筑了在宋夏战略上处于重要地位的水洛城这一重要史实以及刘沪收复水洛城的过程。关于这段历史,《宋史?郑戬传》和《宋史?刘沪传》都语焉不详,碑文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翔实史料。本文通过考证石碑出土地点,确定了北宋重要军事重镇王家城的具体位置,即今庄浪县韩店镇,解决了宋史研究中的一个疑点。   [关键词]王家城;城隍庙;刘沪;水洛城   [中图分类号]K87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4-0011-03      2000年5月9日,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韩店镇西门村在扩宽街道路面时,在韩店镇宋代城墙西门附近距地表2米左右深处挖出石碑一通。碑高185厘米、宽88.5厘米、厚16厘米,红砂岩石质。碑首呈半圆形,碑体呈长方形,沿碑边阴刻花草纹一周。碑阳首刻“大宋王家城新建城隍庙之记”,楷体书写,下刻“皇宋王家城城隍庙碑铭”。全文749字,字迹清晰易辨,漫漶不清者仅9字。碑阴刻王家城、结宗堡、水洛城三地人名29人,其中标明进士的一人。碑文全文如下:      皇宋王家城城隍庙碑铭   太白山人张齐物撰   郭拱书丹   ?甸尚理刊   唐西出国门入西戎,地逾万里,声教遐被,宾贡来格。殆(迨)唐之季,运涉五代,拙夫代大匠之斫,小人乘群子之器,中外动摇,无一乃心。《易》曰:“负且乘,致冠至。”夫惟明验之神速也如此。若夫太平无象,众志成城,得一人之心,则一人之城也;得十人之心,则十人之城也;得百人之心,则百人之城也。惟有遵君子,立为盛德大业者通有之,庸能累百而至于千万,累万而至于亿兆。古之二帝三王,善得民心之多者,厥数犹苍□草木,□□于山泽,可胜道哉!内本无限,外亦无间,故我善得民心,则汝为我所有;不得民心,则我为汝所闲。噫!自唐季西土万里的犬戎侵掠者十殆有八九,有志之士扼腕,登高西望,可不洒涕而愤痛哉!今我宋救五代之涂炭,复皇唐之基业,星逻(罗)云布,森庙堂之师老;爪锐牙矗,拥疆场之校尉,四夷凶彪,莫不骇魄而丧胆邪!庆历二年秋八月,泾原路都帅郑公有命,静边步将刘子浚将军按兵取水逻之城,通天水要路,凶渠□击,易于立朽。活秦渭之襟带,断灵夏之肘臂。促发土工,复城水逻,百堵偕作,一呼而就。于是西设石门堡,以为外关;东起王家城,而生重堑。按图,水逻三山东来,二水分注,主阜中位,如虎之踞;客冈旁拱,如凤之舞。又其东山有青铜白金,秀林美实,大车之扑,广厦之材,民所取之,其利斯博,故其民弃泾原故土,即水逻新居者万有余户,善利诱之然也。然又于三山两川间,可城可戍者有数十处所,其川谷气候,田畴膏壤,在秦之下,陇之上,复闻耆艾相语于道途云:陇外山川,未为奴所有,收复时每岁早霜,大损稼穑数十秋。今自刘公将军收复水逻之后,连岁大有秋若是者,岂非天厌胡族而福我汉民乎!今民食于此土,安于此土,一荷刘公之力,愧里域之灵。刘公既享庙食之荣,里域合□春秋之祀。夫然,有以见彼土之人,尽报本之心也。齐物顷沐刘公之知,因谒令子于东山巡检之署,徘徊恩地久而未忍轻去。时辱盛邑博雅君子,以邑西城隍新成,恳来丐辞,用纪岁月,刊之金石,朝于不朽。既承嘉命,安敢以牢让为心,谨以直笔而为铭曰:微刘公之力,兹土何得!非里域之灵,生民曷宁!可以具牲牢之享,可以荐黍稷之馨。云集父老,歌于庙庭。自即日始,祈福于万祀千龄。嘉?v五年庚子岁秋八月十五日巡检司郭拱书、王?v立石。□□□三班差使殿侍东山一带巡检兼王家城烟火收税刘师道立石。   此碑刻于北宋仁宗嘉?v五年(1060),是庄浪县内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碑刻。另一通是庄浪县博物馆藏的《寿元题记碑》,约刻于神宗熙宁九年(1076),晚此碑16年。碑文作者张齐物,身世不详,无从查考,自称“沐刘公之知”,撰文时又“谒(刘沪)令子于东山巡检之署”,当与刘沪有深切交往,当时人记当时事,又出于民间,是难得的第一手资料,与史籍印证,很有研究价值。   一   碑文中的“静边步将刘子浚将军”、“刘公将军”,经考证为《宋史》中记载的刘沪。刘沪(?~1047),字子浚,宋代保州保寨(今河北省保定市)人。官宦家庭出身,曾姑祖母是宋太祖赵匡胤祖母,祖父刘审琦从赵匡胤征讨战死。父刘文质,幼随母入宫,颇得太宗赵光义信任,由祗侯出任钤辖,累升麟(今陕西神木)、庆(今庆阳)、秦(今天水)等州知州。刘沪受父兄陶染,沉着寡言,知书有略。以外戚补禁军,累升右侍禁。仁宗康定二年(1041),出任瓦亭寨(今固原瓦亭)钤辖,代理静边寨主(今静宁县城川乡境)。庆历元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