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讲核果类病害PPT
第六讲 核果类病害;概况:核果类病害种类;1. 桃李樱桃穿孔病;1.2 症状
1.2.1 细菌性穿孔病
叶片:先出现水渍状褪绿小点,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斑,水渍状,具黄绿色晕圈,病斑很快干枯脱落,形成穿孔。病斑多时,叶片变黄、脱落。在李叶上,病斑较长,多为不规则形,穿孔边缘为黑褐色
果实:最初形成圆形病斑,褐色、暗紫色,略有凹陷,边缘呈水浸状。通常有淡绿色的晕圈。幼果被严重侵染时,病斑发生龟裂,果面严重受损。天气潮湿时,病斑上出现黄白色黏质物。后期果实上的病斑变黑,常伴有流胶。 ;在李子果实上,病斑通常较大,为黑色,略有凹
陷,后期病果常产生裂纹
枝条:春季溃疡发生在上一年夏季发出的枝条
上。春季在桃树展叶后,在枝条上形成暗色小疱疹
(病菌于上一年已侵入),直径约2mm,以后扩展
长达1~10cm,宽度多不超过枝条直径的一半。严重
时可绕枝一周,造成上部枝梢变黑枯死。春末,病
斑的表皮破裂,病菌溢出并开始大量传播。
夏季溃疡多在夏末发生在当年生的嫩枝上,最
初以皮孔为中心,形成水渍状暗紫色斑点。以后病
斑变褐色至紫黑色,圆形到椭圆形,稍凹陷,边缘;1.3 病原; 霉斑穿孔病:嗜果刀孢霉Clasterosporium carpophilum。
分生孢子梗从小而黑的子座上丛生,短小,有分
隔。分生孢子长卵形或长梭形,4~6个隔膜,褐
色,稍弯曲,大小23~62μm×12~18μm; 褐斑穿孔病:核果假尾孢菌Pseudocercospora
circumscissa。子座多在气孔内。分生孢子梗丛生,
不分枝,直或微弯,榄褐色。有隔膜0~2个,大小
6.5~35.0μm×2.5~4.0μm。分生孢子细长,鞭状
或倒棍棒状,直或微弯,榄褐色,3~9个隔膜,大
小25.0~80.0μm×2.0~4.0μm;1.4 发病规律; 发病条件
气候条件:气候温暖,雨水频繁(19~28℃ ,RH
70%~90%), 多雾、重雾适于发病
栽培管理:果园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通风透
光差、偏施氮肥、树势衰弱等发病重
品种:通常白肉桃比黄肉桃发病重,晚熟品种
比早熟品种受害重; 翌年越冬病菌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先
从幼叶侵入,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后,才侵入枝梢
或果实。该病潜育期因温度不同差异较大,叶部
潜育期一般5~14d,枝条上7~11d。
低温多雨利于发病,一年当中病害的发病高峰
一般出现在雨水多的时期 ;1.5 病害管理; 对于细菌性穿孔病,开花前、花期、花后各喷1
次铜制剂(松脂酸铜、喹啉铜、噻菌铜等),之后根
据降雨和发病情况,交替或混合使用铜制剂和有治
疗作用的菌剂(如叶枯唑、噻菌铜、链霉素、春雷霉
素、土霉素等。一些地区使用代森铵防治细菌性穿
孔病
此外,对于细菌性穿孔病,还可考虑抗病(早熟)
品种,选择少雨适宜区种植桃树,避免多品种或多
树种(桃、李、杏)混栽,特别是避免多种感病品
种混栽 ;2. 褐腐病;病果大部或完全腐烂脱落,或干缩成僵果悬挂枝
上经久不落
花受害,变褐软腐,并丛生灰色霉;2.3 病原; 子囊:长棍棒状,顶端圆,基部稍细,102-215
um × 6-13um;子囊之间有侧丝
子囊孢子:8个斜行排列。子囊孢子无色单胞,
柠檬形至椭圆形或球形,大小6-15um × 4-8.2um
无性期:寄主表面形成灰色、块状分生孢子堆直
径0.5-2mm;分生孢子梗较短,分枝或不分枝,顶
端串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无色,单胞,柠檬形至
椭圆形,大小10-27um×7-17um
生物学:分生孢子萌发温度10-30 ℃ ,最适24-
26 ℃ ;病菌生长最适温24-25 ℃ ,30 ℃以上病斑
扩大受抑制;2.4 发病规律
初侵染:以菌丝体在僵果或病枝溃疡部越冬;次
年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落地僵果可产生子囊盘,散
发子囊孢子,初花期至落花期引起初侵染
传播与侵染:借风雨或昆虫传播,产生芽管直接
或经自然孔口、虫伤、机械伤侵入;病、健果接触
可侵染
潜育期:短,最短24h;初侵染形成花腐及枝枯,
潮湿的条件下形成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果实带菌量:成熟果实表面附着大量孢子,运输
储藏和销售期间均可发病;发病条件
气象条件:花期及幼果期低温潮湿,易发生花
腐;果实近成熟期温暖多雨、多雾,易发生果腐
虫害:与发病密切相关,食心虫、蝽象和桃象
甲等害虫不仅直接传播病菌,而且造成虫伤,增加
果实感病机会,加重病害的发生
管理:枝叶过密,树势衰弱,地势低洼,排水
不良加重发病;桃、杏、李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