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潜研堂诗续集》有关甘肃诗人邢澍的几首作品
[摘要]钱大昕是有清一代乾嘉学术的集大成者,曾对甘肃学者邢澍的学术及诗文创作多有磨砺。钱大昕题赠邢澍的诗作现仅存11首,虽然在艺术方面乏善可陈,但对研究邢澍的学术和文学成就,乃至清代学术史,都具有重要的文献参考价值。
[关键词]钱大昕;甘肃诗人;邢澍;题赠;诗作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0-0076-03
钱大昕是乾嘉学术的集大成者,陈寅恪先生称其为“清代史学家第一人”。①我们在整理邢澍诗文集时,翻检到钱大昕题赠甘肃学者邢澍的诗五题11首,其中佚诗2首。邢澍,号?缟剑?甘肃阶州(今陇南阶州区城关镇竹集巷)人,清代著名金石学家、藏书家、书法家、诗人,与章学诚、钱大昕、孙星衍、洪亮吉、阮元等交谊深厚。②
《潜研堂诗续集》(以下简称《续集》)卷10收录的钱大昕酬赠邢澍的9首诗作,依次为《晤邢长兴?缟郊戳羲薰僬?》、《题?缟剿闪侄潦橥级?首》、《谢太傅墓在长兴之三鸦冈见于〈太平寰宇记〉或疑墓当在建康?缟矫鞲?引〈南史?陈始兴王叔陵传〉证徙葬本末作辨一篇既确不可易矣阮芸台秦小岘诸君皆有诗予亦继作》(以下简称《谢太傅墓》)、《顾渚山行五首》。③此外,邢澍编纂的《长兴县志》(以下简称邢《志》)收录了钱竹汀先生集外诗《壬戌夏再至长兴宿鉴止亭赠?缟矫鞲?》(以下简称《赠?缟矫鞲?》)2首。
《续集》由钱大昭和瞿木夫按照写作时间先后编订而成,这几首诗均系在《辛酉新年作二首》和《顾渚山行五首》之间。《顾渚山行》,又收录在邢《志》中,并有诗《序》记述游览时间嘉庆辛酉六年三月。这一年就是9首诗的最晚创作时间。
晤邢长兴?缟郊戳羲薰僬?
扁舟偶到雉山城,遍野桑麻百室盈。
三径新开调鹤地,六时不废读书声。
文章政事真兼美,陇树吴云快合并。
一榻肯容吾辈住,清风如见古人情。
这是一首七律,邢《志》卷3《公署》题作《辛酉暮春访?缟矫鞲?官斋留宿鉴止亭》。该诗记述了嘉庆六年暮春时节,钱大昕、钱大昭从苏州过太湖到长兴,看到长兴县境遍野桑麻、丰收在望的情景时,对邢澍勤政爱民,不误农时的仁政之举和高尚品格的赞美之情,赞扬他“六时不废读书声”、“文章政事真兼美”的仙吏生活。
题?缟剿闪侄镣际?
其一
松阴深处砚池开,滚滚原泉万斛才。
莫讶讼庭公事少,邮筒时有异书来。
其二
高文真与震川伦,抚字依然旧日民。
竹马儿童走相识,不知官是读书人。
这是两首七言诗。第一首记述邢澍勤于著述,胸有万斛之才,公事闲暇,常寄函竹汀先生谈论学问的事迹。第二首称赞邢澍不仅文章可以和桐城派代表归有光(震川)相媲美,而且为政也像归有光当年治长兴时一样,体恤民情,为民所想。
另外,孙星衍、凌廷堪、洪亮吉、张廷济皆有题赠,大概松林读书图绘成后,邢澍曾向友人征诗,时间在嘉庆四年至嘉庆八年之间。
谢太傅墓
一局丁丁棋子堕,指挥小儿贼已破。
阿坚连牵二十年,鹤唳风声气先挫。
平生拥鼻洛下吟,不知中有开济心。
文度手版徒倒执,茂弘故节羞重寻。
当年久负苍生望,手护金瓯竟无恙。
东山既出果如何,从此一雪清谈谤。
白鸡梦断吁可怜,长干梅岭好墓田。
始兴小子肆狂虐,三鸦冈口移今阡。
颜公石柱张公录,表树守冢自胡宿。
考证争传明府文,祠田更得中丞续。
宰相风流百世师,遗民堕泪读新碑。
功名盛满保终始,令人太息桓作诗。
这是一组七言诗,共6首,除见于《续集》外,又见录于邢《志》卷3《陵墓》。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葬送了苻家前秦王朝,却成就了儒雅好乐的谢安半世英名。谢安死后被追封为太傅兼庐陵郡公,世称谢太傅、谢公等,葬在今南京梅岭。
相传长兴县三鸦冈有谢安衣冠冢。嘉庆三年(1798)春,邢澍携友人至长兴县南65里三鸦村探访,看到守冢者历经风雨寒霜,矢志不渝。邢澍据《叔陵传》、颜真卿《石柱记》、张文规《吴兴杂录》、宋胡宿《乞为太傅谢安置守冢及禁樵采表》等文献,以及长兴谢公塘、谢公乡等地名,撰成《长兴谢文靖公墓考》。考订谢安初葬建康之梅山,叔陵发其墓,④谢安裔孙长城令谢夷吾徙葬于长兴三鸦冈,⑤非衣冠冢。同时捐资修葺祠庙,于嘉庆四年(1799)五月修缮告成,并撰《重修晋太傅谢文靖公祠墓记》一文,要求春秋致祭。广西巡抚谢启昆(字蕴山)撰《谢文靖公祠捐田记》一文,⑥大加赞扬邢澍重修谢太傅庙的盛举。
邢澍的考订很快引起江浙名流的广泛关注,许多著名的诗人、学者纷纷赋诗祝贺,一时传为美谈。前三首叙述谢安大破苻坚,逍遥自在的生活。淝水之战,当时前线捷报传来,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