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经》中所见农田耕种方式与生产工具的考古学关照
[内容提要]农业生产是商周时期重要的物质生产门类,先民的耕种方式经历了火耕、耜耕、犁耕、牛耕等由低级向高级演变的诸阶段。《诗经》中所见耒、耜、斧、爿斤、钱、?、?、锖、钵等生产工具,被用于整地、中耕、收获、加工等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部分耕种方式和生产工具可以与考古发现相吻合。
[关键词]《诗经》;商周时期;耕种方式;生产工具;考古发现
先民最初的农耕生产规模比较小,种植方法很简单,多在重要的采集地点或附近进行。从考古学和民族学提供的资料看,先民的耕作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的演变过程,大致可分为火耕、耜耕、犁耕、牛耕等阶段。商周时期普遍运用耜耕,这种耕作所用农具“耜”见于《诗经》,如《小雅?大田》中有“以我覃耜,?m南亩”。耜耕是继火耕而起的利用耒耜翻地的耕作方法,通过对土地予以翻耕来改变土壤结构,进而延长土地使用年限。史前考古表明,远在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已经出现了石犁,犁耕的产生使农耕生产获得了一种新式工具,进而改进了耕作技术,改由速度较慢的点翻为沟翻。初时以犁翻地是用人力挽拉,至春秋时期,耕牛和铁器被用于农业生产,牛耕发展为一种更为先进的技术而受到重视。彼时的人名中常见牛、耕互应,如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个大力士姓牛名子耕。《论语?雍也》中还见有犁、牛连用的句子,“犁牛之子,?H且角”。《国语?晋语九》载:“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这都可以说明牛耕技术得以进一步推广。
在田间具体劳动时,特别是挖掘沟洫、整治?l亩等工作,经常是几个人组成一个小单元互相协作,这种合作方式在商代叫“协田”。郭沫若《殷契粹编》八六六记载商代h辞中有一条:“……日协……“其受年。”(图1)占卜的内容是国王下令要众人去协田,占问可否能获得好收成。甲骨文中的“协”字,上面是三把末,下面是田地,表示三人持三耒挖土。三人协力,三耒共耕的合作劳动,是运用较原始的农具,对较大面积的土地进行翻土碎土,可以收到一定程度的深耕效果,也为西周时期耦耕方式的产生准备了条件。《周颂?噫嘻》:“十千维耦”、《周颂?载芟》:“千耦其耘”,这两处的“耦”即西周时期盛行的耦耕。农耕生产季节性强,劳动强度大,需要集体性的简单协作,反映在农业领域则出现了种种形式的耦耕。甲骨文、金文中的耦字都是用两把木耒表示,两耒并立即是两人并肩耕地的缩写。甲骨文中已见耦字,说明商代晚期已出现耦耕。到了西周,耜的使用更为普遍。《诗经》中提到的挖土工具主要是耜,这时耦耕就取代了协田,成为主要的耕作方式。孔子带领弟子出游的途中就见到两位隐居者在耦耕:“长沮桀溺耦而耕”对耦耕的具体操作有不同的理解,或认为即二人为一组相对而立,一人用刺耒人土,一人用耜翻土,合力而耕;或认为既包括两人共用一耜而耕,也包括许多人并排或斜排各用其耜而耕的形式。事实上,耦耕被广泛应用于开荒、耕地、开沟挖渠、平整土地等农业生产的诸环节中,形式不一,人数不等。可以说,将简单的耒耜用于集体劳动,则变成一种物质力量更加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耒耜的运用缩短了劳动时间,提高了劳动效率,通过开垦荒地扩大了劳动空间,同时还激发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生产兴趣。耦耕是在生产力低下的条件下进行农业生产最有效的劳动形式,在古代生产发展中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农耕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都需要相应的工具,因而农具的种类比较多,“一农之事必有一耜、一铫、一镰、一础、一椎、一?,然后成为农”。原始农业时期,先民用比较简陋的石、木、角、骨、牙、贝等质地的工具,披荆斩棘,垦辟耕地,那时已经发明了整地、收获、加工脱粒等农具。商周时期,随着冶炼和铸造技术的发明和不断进步,逐渐出现了与木、石、蚌等质地的工具并存的金属工具,这些生产工具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因素,极大地推动了农耕生产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过渡的进程。
商周时期先民从事农耕生产需要的主要农具大部分出现在《诗经》中,种类比较多,有耜、斧、斯、钱、?D、?、?、?M等,这些工具根据功用不同被广泛应用于整地、中耕、收获、脱粒、加工等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
(一)整地工具
《诗经》中有四处诗句提到“耜”,耜和与之常相并提的耒是商周时期被普遍使用的农具,是最古老的挖土工具(图2)。《周易?系辞下》载:“神农氏作,勰疚靳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耒、耜的出现与农业的发展紧密相连。早期的耒、耜是木质的,末是由采集经济时期挖掘植物用的尖木棒发展而来的尖锥刃农具,初为单齿,后演变为双齿。木耒在我国古代使用的时间很久,最迟在龙山文化时期即已经开始使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有木耒的使用痕迹,大型的耒齿长19、齿径7、齿距8厘米(小屯西地305号灰坑),小型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莫扎特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K333)第一乐章 钢琴谱五线谱.pdf VIP
- 小红书种草营销师(初级)认证考试真题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2020年“5G+智慧医疗”行业解决方案ppt.pptx
- 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第3部分:物业管理.pdf VIP
- 《快递实务》全套教案.docx VIP
- 职业技术学校护理实训基地建设方案.pdf VIP
- 2023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pdf VIP
- 2024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储能领跑者联盟.pdf VIP
- 储能领跑者联盟:2025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机遇与挑战.pdf VIP
-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新教材).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