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4座高峰:中国登山人的梦想与光荣
西藏探险队三名主力队员(左至右)次仁多吉、边巴扎西和洛则成功登上世界第十一高峰――海拔8086米的迦舒布鲁姆I峰。同时也创造了登顶世界上14座高峰的奇迹。
2007年7月12日北京时间12时20分,是“中国西藏攀登世界14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探险队”组建以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主力队员次仁多吉、边巴扎西和洛则站在海拔8068米的世界第十一高峰?D迦舒布鲁姆Ⅰ峰的顶峰,展开鲜艳的五星红旗,激动地互相拥抱,庆祝登顶世界上全部14座高峰的完满大结局。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西藏登山队在喜马拉雅和喀喇昆仑山脉的冰峰雪岭间整整奋斗了14年。
这也是世界上唯一一支以团体形式攀登14座高峰的登山队。为了实现这一中国登山人的梦想,这支由十几位藏族登山队员为主力的特殊队伍历经千难万险,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如今,终于有3位勇士完成壮举。他们所创造的奇迹,在世界登山史上史无前例,必将永载史册。
“把五星红旗插上14座世界高峰”,这是祖国和人民的重托,也是支撑他们走完14年不平凡历程的坚定信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经历了种种艰难困苦和生死考验,有人还为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在攀登14座高峰的历程中,到底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经历过多少次危险,登山队员们谁也没有作过统计。大家只知道,从1993年至今,在每年拉萨最好季节到来的时候,他们却要进入冰天雪地的高海拔山区,开始一次又一次艰难的攀登。在每次登山行动中,他们都会面临种种艰难考验,有时甚至是生死考验。
登山家哈斯顿曾经说过,当你到达某一高度时,“如果困难出现,就要战斗到底。如果你训练有素,你将生还;若非如此,大自然将把你收为己有”。
这对于2002年的西藏探险队来说,体会尤其深刻。那年7月21日,是探险队冲击顶峰的关键时刻。当次仁多吉、边巴扎西、仁那和洛则4名队员穿越“瓶子颈部”?D?D乔戈里峰的第二道难关,艰难地攀登到距顶峰210米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把4名队员困在了齐腰深的积雪中,上下的道路全被大雪掩埋,一时能见度几乎为零,队员们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
2007年6月24日,迦舒布鲁姆峰海拔约5750米处建立一号营地,并完成了两趟高山物资的运输任务,
为下一步的登山行动奠定了基础。新华社发 洛则摄
在大本营的桑珠队长根据队员们的报告,果断命令立即下撤。攀登队长次仁多吉决定从相对安全的山脊下撤,因为从“瓶子颈部”到4号营地之间是大片的雪崩群。在下撤的途中,他们已经听到有十几处崩塌的冰雪顺陡峭的山壁呼啸而下。
前进了不到1小时,就听边巴扎西“啊”地一声惊叫,原来是他的左脚一下子踩空,已伸到了悬崖外。惊吓连同之前的受挫,边巴扎西一时觉得腿软,瘫坐在雪地上,大叫道:“再这样下去,我们都活不了!”
队伍跌跌撞撞好不容易回到了突击营地,又找不到帐篷。从早上出发,他们已经在暴风雪里奋战了整整14个小时,如果仍然找不到帐篷,他们接下来的困难不言而喻。又坚持下撤了一小段路程之后,边巴扎西只觉得眼睛一亮:“当时雾减少了一点,眼前有了一点黄色的感觉。我大声喊:帐篷在那儿!”
在一片白茫茫的世界里,在蓬松的雪堆顶部,冒出一个橙黄色的点。虽然帐篷杆已经被积雪压断了,但依然不失它象征希望的分量。
4个人钻进帐篷,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眼泪止不住哗哗流淌下来。边巴扎西说:“这种情况多年来也是第一次,不出声时憋得难受,后来就大声哭。”
在探险队的攀登历史上,危险几乎是家常便饭,当每一次危险来临时,队员们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凭借着智慧、决心和信念克服了困难,化险为夷。然而,2005年的意外事故,使队伍遭受了重大损失,往年多少次的逢凶化吉这次未能重现,仁那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边巴扎西也付出了右耳失聪、局部面瘫的沉重代价。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
2002年5月27日早上9时,西藏探险队全体人员分乘4辆吉普车离开巴基斯坦北部小镇斯卡杜,向野营地奥斯克力进发。全体队员对近在咫尺的灭顶之灾懵然不觉。
途中经过一次短暂休息,大约在下午15时前后,仁那乘坐的第一辆车在经过一段滚石多发地段时,山上突然滚下一阵碎石,并击穿车顶帆布,其中一块石头砸中仁那头部,他当场流血不止,昏迷过去。同样昏迷过去的还有边巴扎西,他的右侧头部被山石击中,伤势严重。
由于遇险地点在一个狭窄的山谷里,直升飞机无法降落,所有车辆紧急返回到一处相对平缓的河谷,在巴基斯坦当地驻军的帮助下向斯卡杜呼救,军用直升机大约在18时20分左右飞抵这里抢运伤员。但由于伤势过重,就在直升机到达的同时,仁那永远停止了呼吸。全体队员无不嚎啕大哭。
在20多年的登山生涯中,仁那性格中的坚毅和憨厚一直为队友们所称道: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