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仲景方中芍药考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仲景方中芍药考证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论仲景方中芍药考证 ◆ 魏国庆 郭建军   (陕西省中医院疼痛科)   【摘要】分析历代本草及方剂等文献,从芍药药用的发展历史、功效对比及方证相应等角度,考证《伤寒杂病论》所用芍药为现今所用的白芍药,而赤芍药进入临床则可能在唐以后,渐渐普遍起来。    【关键词】张仲景伤寒论芍药考证      芍药是仲景方中常用的一味中药,在《伤寒》、《金匮》两书所载方中用芍药者多达50余首。但芍药现分赤、白二种,而仲景原文仅以“芍药”载之,那么当时仲景所用到底是“赤芍”还是“白芍”呢?现存最早的本草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成书略早于《伤寒杂病论》。任应秋教授认为,从上古医学流派来看,张仲景系神农本草一派[1].并且《伤寒论》用药90余种,其中70余种主要药物,包括芍药,均为《神农本草经》所载,因此高学敏教授认为,不论从临床用药、配伍法度,还是药物制剂上看,《神农本草经》对《伤寒杂病论》都有巨大的影响[2].据此可测,《伤寒杂病论》中所用芍药与《神农本草经》所载应该是同一种。但《神农本草经》中所载“芍药”也未说明是“赤芍”还是“白芍”,故有必要对《神农本草经》中所载“芍药”进行考证。   理论依据   1.南北朝时期   梁middot;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是在《神农本草经》365种药的基础上,添入《名医别录》365种药集注而成。其对芍药的产地及形态等有所记载:“生中岳川谷及丘陵。二月、八月采根,曝干。今出白山、蒋山、茅山最好,白而长大,余处亦有而多赤,赤者小利。世方以止痛”[4].其中中岳即河南嵩山,白山即今江苏南京市东,蒋山即今南京钟山[5],茅山即今南京句容县茅山。以上所述芍药的分布区与现在亳芍、杭芍的产地相近,而与赤芍的产地相距较远。黄璐琦[6]等根据芍药的区域分布特性发现,赤、白芍的区域分布变化“大致随纬度方向产生有规律的南北变化,即使在同一纬度如四川等地同时有赤、白芍分布,赤芍也是分布在2000m以上高海拔地区,与分布于500m以下海拔高度的白芍有着明显的区别。”即赤芍一般分布在我国西北部海拔较高的地方,白芍则分布在我国东中部海拔较低的地方。而《本草经集注》中所记载的地点很明显属于白芍的自然分布区。另外,从“白而长大”等体状描述也可以看出,此处芍药指的即是白芍。从“赤者小利”可知赤芍当时也已被人注意到了,但附于白芍中,可知“赤芍”作为药用还不普遍。   2.唐朝   至唐代,医家对赤、白芍的功效有了更深的认识,孙思邈在《千金要方middot;论和合第七》中记有“凡茯苓、芍药,补药须白者,泻药须赤者”。在《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两书中,注明用“白芍”者,有5首方,而有3首方注明用“赤芍”,其余方中均以“芍药”名之。 稍晚于孙氏的王焘,在其《外台秘要》中注明用“白芍”者有3首方,其中正有仲景的“真武汤”[7],而注明“赤芍”者有2首,余用到芍药者,仍以“芍药”名之。这可能是赤芍当时在临床应用中渐多,作者为强调该药以示区别,故写明。   3.宋朝   至宋代,医家对赤、白芍的功效的不同有了普遍与深入的认识,在临床用药注意区分二者。如刘翰《开宝本草》明确指出:“芍药有赤白两种,其花亦有赤白二色,赤者利小便下气,白者止痛散血。”[8]另外,据《太平圣惠方》中引用安期生服芍药法:“芍药有二种,一者金芍药,二者木芍药,救病金芍药,色白多脂肉,木芍药色紫瘦多脉。”[9]安期生为秦汉时期人,《本草图经》也有相同的引用。且晋middot;崔豹《古今注》也记载:“芍药有二种:有草芍药、木芍药。”[10]其中金芍药和草芍药即今之白芍,而木芍药即今之赤芍。从上可知,秦汉间民间对赤、白芍早已有区分,只是治病一般用白芍。后来医药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赤芍临床功效,到唐宋时期赤芍也渐被用于临床,这就导致后世医家对《伤寒论》中的芍药产生疑惑。宋middot;许叔微也发现过该问题,并从功效的角度作过探讨:“仲景桂枝汤加减法,凡十有九证,但云芍药,圣惠方皆用赤芍药,孙尚方皆用白芍药,……然赤白补泻,极有利害,常见仲景桂枝第四十七证云,病发热,汗出,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宜桂枝汤,盖风伤卫而邪乘之,则卫强,荣虽不受邪终非适平也,故卫强则荣弱,仲景以桂枝发其邪,以芍药助其弱,故知用白芍药也。荣既弱而不受病,乃以赤芍药泻之,决非仲景意,至于小建中,为尺迟血弱而设也,举此皆用白芍药。而仲景亦止称芍药。可以类推矣。”[11]许氏根据赤、白芍功效的区别,从方证相应的角度对芍药的应用作了详尽的探讨,很明显,仲景方中芍药为白芍药无疑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综上所述,汉时药用芍药一般是“白芍”,仲景方中所用“芍药”,当为“白芍”。赤芍则可能是唐宋以来,渐渐被应用于临床,至宋朝时,应用渐广,《开宝本草》才正式将其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