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评阿Q精神胜利法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评阿Q精神胜利法
江海珊 (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 北碚 400715)
中图分类号:I210
摘要:《阿Q正传》作为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不朽的作品,它以阿Q这个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及深刻的历史背景在中国现代小说之林,闪耀着夺目的光芒。小说问世近百年光景。百年间,阿Q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阿Q精神亦已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谈”。作为鲁迅先生笔下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形象,人们对其褒贬不一。在此,我对阿Q精神的主体特征——精神胜利法,发表我一些微薄的见解。从人性的角度讲,阿Q精神应该无可厚非。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阿Q精神胜利法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有其特殊的存在价值。
关键词:精神胜利法
一直以来,阿Q精神胜利法被予以太多的苛责、批判。直到近年来,有人转向从人生困境的角度重新阐释了阿Q精神的时代内涵。但是,作为国民劣根性的典型代表,不能不说阿Q精神胜利法错谬论这一传统观点更具权威,也更占主体地位。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暴露国民的弱点,”①“想写出一个现代的国人的灵魂来”②。当然,鲁迅先生的目的在于鞭挞阿Q精神胜利法德落后、颓堕,揭露在中国这样一个历经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官宦本位主义的国家根深蒂固的国家,人们遭受封建奴役思想荼毒之深。
我们知道,阿Q这一人物在小说中社会地位及其低下。他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他没有家,没有固定职业,甚至于连姓氏都没有。帮赵太爷做短工,地主阶级靠压榨穷苦劳动力的方式对他进行直接的剥削。因而他比一般农民更凄惨地被践踏在地主阶级的足下。其实,这样恶劣的环境下,阿Q并非不想反抗。小说中也有讲到,“殊不料这却使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这样怕,于是他未免lsquo;神往rsquo;了。”尽管阿Q的革命意识因受阶级局限而带有很强的投机性,但这毕竟说明他已具有初步的反抗意识。可是,问题在于残酷的现实既不允许他反抗,也不允许他有精神上的优胜。因此,他必须用精神胜利法自我解脱。他不可能发动民众,但至少也能娱乐民众;不能拯救自己但至少也能安慰自己。
“从社会心理学观点看,阿Q精神胜利法是出于维护自尊的需要,是对自卑的补偿。”③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从自尊心生发出来的。爱因斯坦说过:“期望得到赞许和尊重,它根深蒂固的存在于本性之中,要是没有这种精神刺激,人类合作就完全不可能。”④自尊心对于每个人都很重要,即便是像阿Q那样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而且,平心而论,阿Q也有理由得到人们的尊重。至少他是一个能干的劳动者。“他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
阿Q以“第一个”称自己为虫豸的人获取心理满足,他能以“健忘”这种祖传的法宝淡化挨了“假洋鬼子”哭丧棒的屈辱。这种种行为看似可笑,,但实际却是医治心理失衡的良方。在俄国著名作家索尔仁尼所著的小说《古格拉群岛》中,一个造纸厂厂长因开会时第一个停止鼓掌而被判了十年劳改。一个裁缝把一支针扎在印有斯大林像章的报纸上,而被判刑。其实,不仅在俄国。在中国,“十年文革”让多少人遭受无端迫害。
历史学家吴晗因一出“海瑞罢官”其兄妹妻儿被迫害致死。即便是伟人邓小平也被“打倒”两次。所少有学识、有志向的知识分子被划分为右派,满腹才学却得不到施展。的确,历史有时候是残酷的,它没有对与错、曲与直之分。如果在这个时候,你脑子里只有是非曲直,又怎么能活?你只能权且放一放,学学阿Q的精神胜利法,用“忘却”淡化痛苦,将不幸抛到脑后,并寻找方法让自己获得心理满足,保持精神上的优胜。
阿Q是永远得意的,无论受到怎样的屈辱,只要利用精神胜利法,一切烦恼化为乌有。可以设想,若没有精神胜利法在自尊心受到伤害又无力自卫的情况下,他的恼怒将如何平复?而痛苦得不到平复,灵魂必将走向灭亡。与其灭亡,不如麻木,至少不必在苦痛的泥沼中无力地挣扎。就连鲁迅先生也说:“人生最苦痛的是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若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警醒他…所以我想,即使寻不出路来,我们所要的倒是梦。”鲁迅先生认为梦具有保护作用。其实,梦与幻想也是同一个道理。与其看破世界有都黑暗,在“无窗户而破难的铁屋里”做无声的呻吟,不如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怡然自乐。
诚然,鲁迅先生将阿Q精神胜利法作为国民劣根性加以鞭笞是出于当时历史背景的需要,是作家呼唤民主革命,拯救民主命运的必然抉择。但是现在,辛亥革命离我们已近百年,百年之间,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当时看来愚昧的、落后的、不足为训的阿Q精神胜利法在当今是否被赋予了更多的现实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多元化的发展,竞争机制渗透到社会各角落。人才比拼,优胜劣汰已成为市场经济竞争的必然要求。在这个节奏多变,崇尚成功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