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的翅膀:想象与夸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词的翅膀:想象与夸张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诗词的翅膀:想象与夸张 黄翠林(湖南省澧县职业中专学校 湖南 常德 415500) 想象与夸张既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智慧,它是古代诗歌艺术的一道神奇的风景线。因为古诗词具有凝练、含蓄、抽象等文学特点,所以鉴赏这种文学体裁须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较强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感知能力才行。 如何让心灵在古诗词的丛林中自由飞翔?不妨从古诗词隐形的翅膀入手。 一、想象是诗词隐形的翅膀 想象是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从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是诗的翅膀,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没有诗人。想象本质上是一种对客观事物的准确把握和精彩表现,是作者用新的形象来传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想象力是在你的头脑中创造一个念头或思想画面的能力,是人的创造力最宝贵的品质。想象力越丰富,创造力就越大,对生活的理解就越深刻,情感体验就越强烈,审美体验就越丰富。 1.谈想象的意境 来读辛弃疾的《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这是一首颇具浪漫主义特色的词,在歌咏明月这一题材上有新的发展和特色。一是构思有新意,作者从月亮落下之后起笔,由此展开想象的翅膀,时而飞向太空,时而沉入海底。最令人惊叹的是,生活在八百年前的作者,竟然在词中想象出月亮绕地球旋转这一科学现象。我们这里月亮西沉后,那边才见月亮东升。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叹曰:“直悟月轮绕地之理,……可谓神悟。”其次是本词巧妙安排神话传说,把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集中起来加以选择提炼,创造出了浪漫色彩浓厚的神话形象。 2.谈想象的类别 试举几例如下: 一是比拟法,或运用拟人手法,把物拟作人,赋予它人的思想感情、人的性格情趣,使无生命的物具有人的灵性和活力;或采用拟物手法,把人拟作物,让人物形象在物的映衬下更形象、具体。如陆雪沧先生的《鹧鸪天middot;水仙》: “玉靥无须脂粉敷,青罗一袭净如蕖。天生梅质凌霜雪,自许兰心羡雁凫。湘洛近,女娥趋,轻舟荡漾好风舒。盈盈万顷浮虚月,梦断西窗杯水濡。” 把水仙想象为一位玉靥青罗、梅质兰心的美人儿,使人充分领略了水仙花的清雅、高洁。 二是比喻法,依照人或事物之间在性质和形态上的相似性,在由此及彼的联想的基础上,对相似事物进行生动具体的想象,尽情展示描写对象的形与“神”。比喻可分为近取譬和远取譬。如黄勤先生的“荫庇一方挥大笔”,比古樟为大笔,就是近取譬,因古樟与笔在形象上有相似性。潘炎珍先生的《游雁荡山》:“遣望龙漱飘素练,近看玉屑溅晴空。”龙漱瀑布,仿佛素练,水花飞溅,犹如玉屑,也是如此。 三是幻想法,根据主题的需要,以社会或个人的理想、愿望为依据,通过梦幻的方式,虚拟美妙的虚幻世界,以寄托自己的向往、追求和志向,从而提升、开阔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境界和精神境界。幻想是想象特别重要的一个方面,许多诗人,都非常注意运用幻想加强作品的艺术性。如“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充分表达了陈毅元帅高昂的革命斗志;杜甫对月怀人时大胆地想象“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反映了作者在艰难困苦中希望扫除障碍,实现美好的理想。 四是联想法,即由此及彼的想象。从空间言,可以由此处到彼处,也可以由彼处到此处;从时间的角度言,可以由过去到现在,也可以由现在到过去,或由现在到未来,互为补充,相互丰富。诗人大多离不开联想,不必举例了。 二、夸张是诗词常见的表现形式 夸张,是诗人在反映客观现实和表现主观感受时,为了突出事物的数量、性质、情状特征,强化作者的思想感情,故意不拘泥于事物的常规形态,而是合理放大或缩小描写对象,使事物更鲜明丰满。 1.夸张的种类 夸张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扩大”和“放大”,将“芝麻”夸成“西瓜”。上述李白诗句便是。另一类是缩小,将“西瓜”说成“芝麻”,也可以达到夸张的效果。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句话把连绵的五岭、巍峨的乌蒙与小河里翻腾的细浪、孩子手中滚动的泥丸等同看待,更加突出了红军长征的大无畏精神和豪迈气概。此外,还有超前夸张。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2.??张的魅力 如李白的几句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蜀道之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