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漫话宾川的白语地名
地名被喻为“活化石”,因为其中往往能找到有关地方历史文化的某些信息。宾川在明代以前是少数民族聚居杂处的地方,至今大部分已汉化,但仍留下了许多白语地名和彝语地名。有些白语地名也已汉化,但从它的变化过程中还可发现地方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和宗教文化的变迁等信息,推敲一下是很有趣味的。
黑家邑原来是李家村
宾川西部有个山村叫黑家邑,是南诏以后大义宁国国王杨干贞的故里?M村的一个小村。笔者于1978年参加学大寨工作队在排营蹲点时,曾到过这个村访古。当时党支部书记李同志告诉我,黑家邑并不是姓黑的人多,而是姓李的多,姓黑的一家也没有,而且祖辈相传都说这里从来没有住过姓黑的人家。那么,村名为什么叫做黑家邑呢?原来,这是古白文消亡造成的。白语“亨”即汉语黑,和白语“李”同音,白语把李姓叫做“亨格”,村叫做“因”,李家村用古白文写下来就是“黑家邑”。古白文借用方块汉字,读白语(俗称汉字白读),黑家邑三字读白语就是“亨格因”,意思就是李家村。
黑家邑这个地名不仅留下古白文的痕迹,而且还含有氏族图腾的信息。古白语把李姓叫做“亨格”,今天的白语仍把李子叫做“亨”,说明古代白族先民曾经用动植物作为氏族的标帜,这就是图腾。有的学者认为,白族的汉姓不是诸葛亮或别的外来汉人所赐,而是在学习汉文化过程中,把原来的氏族图腾套用为汉姓。例如把鸟(白语“照”)图腾套用为赵姓,蚕(白语“赞”)图腾套用为张姓,羊(白语“油”)图腾的姓杨,鹤(白语“恶”)图腾的姓王,虎(白语“罗”)图腾的姓罗等等。黑家邑地名的原委,正好给这种论点提供了一个证据。
岩?K不是岩棚
由于古白文的消亡而使地名发生变化的还有一些,例如带“?K”字的地名。宾川有岩?K、杂石?K、普连?K、鱼?K,大理有大渍?K等。这个三点水的“?K”字,现在已被改为木字旁的“棚”。实际上,这个“?K”字是古白文,不读朋而是读“崩”,白语水潭的意思。岩?K白语叫“扼崩”,意思是山岩下的水潭。“扼”写成“岩”非常恰当,但如果“扼崩”写成了“岩崩”,那么汉语意思很不吉,所以把山字头的“崩”写成三点水的“?K”。汉字白读,岩?K仍是“扼崩”。只要我们思考一下,鱼?K白语至今仍叫“乌崩”,大渍?K白语至今仍叫“岛乞崩”,就可以明白古人用这个“?K”字是非常巧妙的。可是,白文消亡,人们都把这个字读成“朋”,甚至写成“棚”,水潭的原意丧失,白语地名变成汉语地名了。
被曲解的宾居和?M村
明代以后汉族移民增加,宾川白族居民大量汉化,有些白语地名往往被望文生义,用汉语观点予以曲解。例如宾居是唐代樊绰《蛮书》已有记载的古地名,当时这里没有汉族居民,全是白蛮部落。白蛮语“宾”是盐,“居”应读为“基”,宾居意思是产盐卖盐的地方。明代在宾居坝驻军屯田,汉族移民渐渐多了,白族居民也逐步汉化。有人解释宾居地名来源时认为:“宾者客也,客籍人所居之地,故名宾居。”事实上,唐代以前产生宾居地名时,这里根本没有客籍人,整个云南也没有客籍之称。汉族人来到云南后,都融入少数民族之中,或成为夷化的大姓。像宾客所居这样文诌诌的地名是不可能产生的。
宾居坝有两个村子叫大王珂、小王珂,人们不了解村名中怎么会用这个“珂”字,一般就写成大王可、小王可,但认真的人至今仍写成大王珂、小王珂。有人编造地名来源的故事说,村民向宾居大王要一股水灌田,大王同意说“可”,于是村名就叫大王可;旁边那个村向宾居大王的兄弟小王要水,小王同意说“可”,于是村名就叫小王可。真是笑话!其实,大王珂的白语地名叫“岛吾可”,写成古白文时大概为了与可以的可相区别,应加三点水,但又与“河”字相混,只好加王旁成了“珂”字,白读就是沟的意思。小王珂则是小村依大村命名的,就不必解释了。
?M村是宾川西部山区有名的大村,白语叫“俄很”,意思是山窝里。《蛮书》记载,白蛮语“山谓之和”,古白文写成“?M村”,大概是为了区别于和平的和,特别用了加草头的这个“?M”字,白读就是“俄很”。可是,清乾隆时胡蔚增订本《南诏野史》不了解这个“?M”字的特殊用法,改成了“和村”。于是,有人望文生义认为和村是和氏之村,甚至曲解说,六诏时越析诏磨些蛮所居之村,磨些蛮姓和,故名和村。殊不知,唐代磨些蛮一部虽曾一度入侵越析诏东北部,但未到达?M村这一带,并且短期内即被宾居白蛮赶回金沙江以北去了,并未在越析诏落地生根。更谬误的是,磨些蛮没有姓,父子连名,不用姓氏。直到明初,丽江磨些族首领阿甲阿得降明,朱元璋赐姓木,改名木得,磨些族才开始有了木姓。后来子孙繁衍,木土司规定五代内本家姓木,五代外改姓和,从此才有了和姓。把唐代六诏古村落?M村曲解为“和氏之村”,岂不大谬!事实上,除《南诏野史》外,人们至今仍称?M村。但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桥台计算书.doc VIP
- 2025年甘肃亚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完整版.docx VIP
-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ocx VIP
- 甘肃亚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附答案.docx VIP
- 2023年西安文理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docx VIP
- 2024年中国工会审计条例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VDA6.3过程审核检查表(中英文版)6.xls VIP
- 2024年山东水发集团高校毕业招聘笔试真题.docx VIP
- 甘肃亚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完美版.docx VIP
-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