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炼铁的乡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行走在炼铁的乡间   在炼铁乡采风的两三天里,我们行走在乡村的诗意和浪漫之中,曾经在喧嚣里缩紧了的心灵顿时就舒展开来。田野里散发着泥土的芬芳,在这样的气息中走走停停,人的思绪往往无法安定。此时我们已弄不清走在这乡间的动机,只觉得这是自己由来已久的想往,现在的行走其实就是返璞归真的生命体验。好在乡里的领导一直在引领着我们路线,有了他们的引领我们就不至于偏离正轨,最终走进的还是那些农家小院儿。   院里的人家都养奶牛,三头五头不等,都是膘肥体壮的那种。奶牛反刍的声息把我们拉回到遥远的岁月,站在这样的院落里四处瞅瞅,心中立时就溢满了古典的情怀。院里的主人不在家,为我们讲解的是一位叫王景茂的先生,他对别人家的奶牛似乎要比对自己家的更为熟悉。他说在乡政府选出这个项目的初期,村民对养殖奶牛并不看好,是乡领导费了好大劲才把事情办成的。现在,像这样的奶牛在全村共有108头,每头奶牛每天产奶25公斤,这些牛奶给村民的日子增添了甜味。在王景茂讲述着的时候,明亮的阳光正把院里花草照耀得艳丽,我从那些花草当中看出了主人的品格和性情。   人是无法逃脱日常生活的,你逃不脱那种平凡和琐碎,也逃不脱那种循环和往复。平凡和琐碎不一定不好,循环和往复也不一定太坏,关键是看你的生活质量。无忧无虑的日子站进这样的小院,以悠然的心情观赏那些花草,心里就总是汪着一片碧绿。可如果日子里掺杂了太多的无望,人的眼里就充满迷茫,任何鲜艳的色彩都不会使你的眼睛明亮。生活的无望会使心灵蒙尘,眼里本来就没有光亮,又怎能照亮身边的花草呢?乡村向来就有这样的说法,叫做年月稀疏,日子稠密。这是在说岁月过于地悠长呢,那么悠长的岁月偏偏又有着那么稠密的日子,想想也真是太没意思。大概就是想让日子变得更有意思一些,这家的主人除了养殖奶牛还做着别的事情,有人来参观他的奶牛他也没能回来。既然主人不在家,我们就无法询问到更多的细节,接下来的事就是走向那片诗意的田野。   行走在炼铁的乡间,那青青的山和绿绿的水让我们着实感动,于是就生出一些不着边际的想象。写了大量诗歌的杨友泉平时寡语,此时却显出少有的兴奋,竟然问我牛奶是什么?我是写小说的,我眼里的牛奶只能是牛奶,怎么想它也变不成别的东西。见我半天也想不出来,友泉自己回答了自己,他说牛奶就是那山坡上的白雾。起初我并不以为然,后来我认真地想想,忽然觉得这话极有道理。雾以自身的湿润滋养出草的葱绿,牛以葱绿的青草转化成奶的甘甜,这大概不仅是一个诗人的思维逻辑,还应该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依存方式。如此我便有些感慨了,我觉得只有在这样的乡村才能触及到生活的原始程序,也只有在这样农家才能体会到日子的本真滋味。   穿过那片绿莹莹的烤烟地,空气中忽然飘来阵阵清香,我们寻着那股清香走进了一片果园。本以为果园的主人会很悠闲,让我们没想到的是,这里的主人也不在家。一间小屋在阳光里静着,一些青藤在窗棂上缀着,一只狗儿在门口那儿趴着。几个员工模样的人端出成熟的水果,只说了声老板在下边的山坡上,然后就忙自己的活计去了。没有人停下来和我们闲聊,给我们介绍情况的,还是那几个乡官。乡官们已经习惯了用数字说话,数字是他们理政的依据,那是一点也马虎不得的。某年某年是多少多少,某年某年又是多少多少,他们的记忆可真是让人折服。大凡是用来说明事物进程的数字,一般都有着冷静的面孔,你因它而振奋也好,你因它而消沉也罢,它的表情从不变化。可那几个乡官说出来的数字却带着微笑,就好像那里边潜藏着浓浓的情意,让人觉出一种温度。   乡里的领导对果园的情况如此熟悉,这已经说明了他们对果园的倾心,简单地说那是官员和百姓之间的相互体悟。如此热忱地打造一个果园,想来它的果实一定非同寻常,我们决定到果园的深处走走。就在那果实累累的地方,我们见到了许玉明,乡领导说他就是果园的主人之一。我们开门见山,问许玉明赚了多少钱,他笑而不答。后来我们又问到当初他和四个合伙人创业时的情况,许玉明的话语多了起来,那慢悠悠的语速道出了一地的辛酸。许玉明说这个果园在创建之初就一直不顺,花很多钱买来的树苗竟是假的,那一次就损失了30来万。他们含着眼泪把假苗砍掉了,接着又四处借钱买回了真苗,最艰难的时期他们是咬着牙硬挺过来的。   一句“硬挺过来”的说法把生活分成了两边,一边是“过来”之前,一边是“过来”之后。之前的那边是苦涩地挣扎,即使流动的时间已撕扯着生命,也绝不放弃对于美好境况的追求。之后的这边是甜蜜的拚搏,虽然远方的市场充满了险恶,也要抖擞着精神去参与竞争。据说,许玉明他们的水果很有名气,其中的早苏梨已在滇西北打开了销路,甚至还有不少商贩在冒充他们的品牌。和许玉明这么聊着的时候,我们觉得他的讲话方式是很书面的,他时常提到的一个词就是乡党委、乡政府。这样我们对炼铁乡的经济发展就有了另一层面的思考,作为乡党委、政府一班人的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