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秦岭古栈道.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寻访秦岭古栈道   当年徒步汉江,古栈道闯入视野。后来写过一个很长的稿子,不卖座,也就丢下了。谁承想,前两年贴了一些在网上,竟然招来东京电话,原来是NHK看到了,他们要拍古栈道。   老实说。这个电话让我心里有点慌,有点虚。看到过一个资料,日本人对其古代道路的研究深度让人感叹:他们甚至应用空间摄影等技术,测量了当年修筑的10-15米的沟状通过台地和凿开丘陵的道路痕迹。这些道路是在公元七世纪(600年代)由大和政权建设的,当时以首都平城京(今奈良市郊外)为中心,有通向本州、四国、九州三岛及附属诸岛的七条干线道路,全长大约6500公里,被称为“七道驿路”……   可我们呢?我们做过些什么?      几年前漂流汉江,才又捡起古栈道一次次重新跑。行走在秦巴山中汉江两岸,行走在自然和祖先宽大的胸怀中,我满心惶惑和茫然,觉得有一种进入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迷宫的感觉。觉得自己触摸到了一种美――一种流淌在我们血脉里的,被我们一直忽视的然而却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美。   莽莽秦岭分界我国南北气候,巍峨挺拔,高峻险陡,栈道的选线大多是在羊肠小道的基础上因水而成,沿着河谷前进。因远古时无水文资料,分布于河谷近侧的道路每遇洪水常被淹没。于是,就只有将路基逐渐升高。年复一年,越升越高。如褒斜道南段汉魏时下游高约8米,中游高约5米,上游高约2至3米。隋唐以后,谷口一段已高达20至30米了。至明清,谷口一段高70至300米,中段也达30至70米了。有些地方仅升高路基还是不行,这时,真正的“栈道”出现了。何谓栈道?诸葛亮先生总结说:“其阁梁一头人山腹,一头立柱于水中”;又一古人顾祖禹说:“缘坡岭行,有缺处,以木续之成道,如桥然,所谓栈道也”;今人郭荣章先生说;“何谓栈阁,即在陡峻的山崖间,凿石架木,下撑以柱,上覆以板所构成的通道”。   这几条艰险的古栈道,是一个早于万里长城的巨大土木工程,也是中国古代的国家级“高速公路”。与那条后来不知怎么被侍弄成中华民族象征的绕国大墙相比,它们的主要作用不在防御而在沟通。从现存资料看,早在传说中的周武王伐纣时,就有来自南方的庸、蜀、羌、髦、微、陆、彭、濮等古国和古民族参战,这说明,早在中国历史上的传说时代,秦岭已经不可阻挡兵马。战国时文献说:“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之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褒斜、故道、傥骆、子午、荔枝、文川、金牛、米仓、阴平等十余条古栈道担当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在并不很远的民国年问有了现代意义上的公路、几十年前才有铁路之前,先民们的沟通主要就是靠着这几条古栈道。   我们寻访秦岭古道的行程首先从陕西宁强出发,向南往四川方向走。一路走一路佩服我们的先民――当今信息时代川陕间最重要的公路316国道的选线,竟然基本和当年的古栈道重台,可见当年古栈道开辟的科技含量。   过了省界,正在修棋盘关隧道,堵车,和当地老人闲聊。老人日:什么棋盘关?应该叫七盘关!怎么怎么留下来的,老人一说就说到几千年。我们相信他。因为关口旁边就有清清楚楚的古栈道遗迹,很长很长的一段石台阶,宽过武当山古神道。再找,不远处的山坡上还有古关口、石墙、石门臼之类遗迹横七竖八历历在目。   继续往南,就进了四川,扑面而来是著名天险老虎嘴,公路盘旋在山岩上炸出的凹槽里,脚下嘉陵江水滔滔,再往前。被圈起一块收门票,为旅游名胜明月峡。那里我见到了几年来见过的最完整的古栈孔遗迹,成排成片,蔚为壮观。不过,有两段是CCTV拍三国电视片时留下的仿制品,游览时需仔细鉴别。   过了日月月峡就是广元,武则天大皇帝的故里。再南行,过剑门蜀道,成都府便遥遥在望。芙蓉城现有“五牛牌”香烟,大约也与这“五丁道”有关。   五丁道通达四川以后,继续向南延伸,还有一条汉中人张骞努力开辟的、至少在汉代已经通达大夏(今阿富汗一带)却至今未能彻底揭开其神秘面纱的“南丝绸之路”。   想想秦巴之间,汉江为横,栈道为纵,就这么构成了与外界沟通、联络四方的庞大网络!这个网络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作用,怎么评价都不为过。   不信我一条一条数给你看。      陕西汉中市北十多公里,褒河出秦岭处,现在是个大水库,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用于交通的人工隧道沉睡水底。《石门铭》记述其往昔盛况日:“穹窿高阁,有车麟麟。威夷石道,驷牲其?S。千载绝轨,百辆更新。”“石门”之名来自皇帝诏书,可见这在当时也算一件大事,时在东汉明帝永平四年(公元61年),差不多两千年前的事情了。   石门是古褒斜栈道的一部分,先民们在二千年前怎样打通这个隧道的?文献高度概括地记载:“积薪一炬石为坼,锤凿既加如削腐”。石门声名远播,不仅在于这个利用岩石热胀冷缩物理特性创造的世界第一,更在于石门隧道内壁以及南北山崖间的总计百余种摩崖石刻。当年修建褒斜水库时,有一部分文物被搬迁到了汉中市博物馆,著名的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