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溪流一曲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曲溪流一曲烟      若干年前,因为读到一篇文章,说的是郁达夫和俞平伯等人在杭州时,常常于烟波浩渺中相偕泛舟西溪……内心便很是向往,但西溪的名声在那时候几乎湮没无闻,就仿佛那匹渡赵构过河的泥马,转身之间,它在漫长的光阴里消融了。   现在我们能看到的西溪,其实只是它的一段,但也够让人心旷神怡了。溪流曲折,岸边的景色时而稀疏,时而茂盛。有风拂过,若隐若现,联想到一些名字,他们在这寂静的河面上流传着……而正是因为他们,今天的西溪有了景致之外的风情。      在途中,或许让他们看到了芦苇的“灵魂秘密”       据资料记载, 西溪曾梅树成林,泉井清澈,在明清时期,与灵峰、孤山齐名为杭州三大赏梅胜地;西溪曾香火鼎盛,寺院众多,东晋咸和年间有古夕照庵、唐贞观年间有永兴寺、五代年间有永乐庵;西溪曾引得历代文人骚客留下各类墨宝;康熙皇帝南巡西溪时,曾御笔留下“竹窗”两字和宸翰五言诗一首;乾隆也曾在此作《西溪探梅》诗一首……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历史渊源,西溪一直以来成了邂逅了它的人们牵挂的梦乡?D?D   “我试一试芦笛的新声,在月下的秋雪庵前”。许多年前,诗人徐志摩在远赴西伯利亚的路上突然有所感,他也许是想起了秋日芦苇萧瑟曼舞的影子,或者是想起了那些一起泛舟荡漾的友人,他提笔写下了《西伯利亚道中忆西湖秋雪庵芦色作歌》。徐有一个笔名叫做云中鹤,西溪便成了这只云中逍遥鹤的一个小小驿站:《志摩日记》之《西湖记》中,他对西溪的芦苇与花坞尤为称赞,说在白天的日光中看芦花,不如月光下与夕阳晚风中,能看到芦苇的“灵魂秘密”。   这秘密是有心人的聆听,是灵魂的消磨,是人与自然的融合。   今天我们看到旧时西溪的很多资料,有一些是来自于徐的同时代人,比如同样是大名鼎鼎的郁达夫。郁和杭州的缘分在这里不必多说,他的“风雨茅庐”便可见一斑,而他对西溪也情有独钟,多次游览过西溪,到过花坞、龙门山、古荡、东岳庙、茭芦庵、秋雪庵、风木庵、法华寺与蒹葭深处等地。在《西溪的晴雨》、《花坞》、《龙门山路》等文字中,记录了他对西溪山水风景的描述。   据说郁达夫最喜爱的地方是秋雪庵,这恐怕和他的性格相关。在这清静的处所,烟波浩荡,世间的风风雨雨恐怕真的和他隔得远了。现在我们循着前人的足迹寻胜此处,更多的只能泡一杯茶,想一想他们,偷得浮生半日闲。   对西溪青睐有加的异乡人很多,西溪之于他们,无疑是一种发现。比如写《夜航船》、《西湖梦录》的著名文人张岱 ,他生活在明清之际,在《西湖梦录》一书中,他专立《西溪》一条简要说了西溪的历史、地理、人文景观等,并指出西溪的景观与西湖不同,他说“欲寻深?P谷,可以避世,如桃源菊水者,当以西溪为最。”这一评价把西溪比之为陶渊明的桃花源了,可见张岱对西溪的喜欢。      在《西溪梵隐志》中,还记录了他《秋雪庵》诗一首。开头一句是“古荡西溪天下闻。”文人总是有些夸张的,但他对西溪的热爱却散发得如此真挚。和他有差不多感受的还有明朝的黄汝亨,他是万历二十六年(1597年)的进士,官至礼部郎中,视学江西,晋升为江西布政使参议。他曾多次游览西溪,并为西溪寺庵题额撰碑文多次,据《西溪梵隐志》载:有《永兴寺碑记》、题额有《西文庵》(即龙归院)、碧漪莲社《?钐纯摺罚?并赋诗有《夜行法华山投佛慧寺》、《赠智胜寺僧伴云》、《春日同门人看梅西溪》等三首。   西溪的水和这些人,在他们人生的一些片断里,他们相逢了西溪,对于他们,西溪成为一个符号,一个能够和他们的灵魂某一片断相重合的镜像,这样静寂地流淌在他们的生命之河里,闪烁着月光般柔和的光芒。      且留下,把西溪弹奏成一曲天籁      邂逅,然后把西溪的景致收藏于他们的生命,在某种合适的时候和他们的人生经历糅合在一起,和西溪的芦苇一样在秋天的时候摇曳。   比如生活在清初的洪?N,他的传奇剧本《长生殿》,整整花了十年的时间,说的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当时,他与写《桃花扇》的孔尚任并誉为“南洪北孔”。据《西溪》一书记载,他是明代西溪大族――明代功臣洪钟的第六代孙子。他的先祖世代居住在西溪洪家湾。近年,研究《红楼梦》的专家,更有人提出西溪洪园是大观园的原型,而洪?N是《红楼梦》的真正作者,因为他坎坷的生平和他的文化底蕴。   这里面的真真假假后人已经很难考证了,有一点像芦苇上的朝露,在光线的照耀下烟消云散,但留下的是晶莹和剔透的记忆。而在中国古典文学的另一名著《水浒传》里,西溪的影子在书页间则是俯拾即是。   和洪?N一样,施耐庵也生活在钱塘,他生活在元末明初的动荡年代。据专家考证,在《水浒传》中较多地提到或描绘古代大西溪范围内的山水风光,书中写到许多地名,如石人岭、美人峰、秦亭山、古塘(荡)、桃源岭等都是历史上西溪的地名,至今沿用。而《水浒》最早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