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黑夜中的明灯剧作《李香君》.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盏黑夜中的明灯剧作《李香君》   从1937年11月上海失守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在四年左右时间内,上海租界成为日本军队包围圈中的一座“孤岛”。“孤岛”之上,日军对影剧业重重设关,上海影剧业走上了一段商业化的发展道路。爱国作家的创作,可谓步履维艰。当时,虽有许多电影工作者转移到内地和香港,但仍有一批电影工作者留守下来坚持斗争,他们排除困难,写出了一批令人刮目相看的剧本。而明末戏也成为“孤岛”剧作家们最关注的题材之一。较早的如欧阳予倩改编的《桃花扇》、阿英的《明末遗恨》(《碧血花》)、《海国英雄》、《悬岙神猿》、《杨娥传》等以明末故事为题材的剧本,其它如蒋旗的《陈圆圆》,周贻白编剧的《李香君》,吴永刚的《董小宛》,佚名的《费宫人》和《绝代佳人》、《秦良玉》等。而其中1940年由金星公司出品、著名导演吴村执导、顾兰君、白云等演员担任主演的电影《李香君》,即是“孤岛”时期颇具抗战号召力与艺术感染力的影片之一。   《李香君》一剧故事出自清代孔尚任的戏剧作品《桃花扇》。明代末年,秦淮河畔有名妓李香君,王公大臣趋之者甚众,李香君却独钟情于书生侯朝宗。阉党魏忠贤义子阮大铖向香君殷勤致意,香君不受其赂。阮大铖又召香君屈辱之,香君也不为所慑。漕抚田仰思欲纳香君为偏室,香君以首撞窗,宁死不从。福王即位后,欲于元宵上演《燕子笺》,阮大铖荐香君串演,又遭到香君拒绝……李香君一心一意盼望着侯朝宗重振社稷,谁知侯朝宗却屈志失节,李香君方始觉悟到倾心侯朝宗之错误,于是血染桃花扇,饮恨而终。   此剧作者周贻白,系湖南长沙人,与20世纪同庚,生于1900年,后遭文革迫害,1977年遗恨而去。作为我国著名的戏剧史家、戏剧理论家,周贻白被认为可与王国维、青木正儿鼎足而三。然而,他在戏剧创作领域皆非浅尝辄止的戏剧与电影作家的身份,却没有多少人知晓。事实上,周贻白不但是“孤岛”时期电影剧作最多的作家,他的作品在百年中国电影史、近代戏剧史甚至文学史上都有相当的位置。周贻白的戏剧电影创作主要集中在20世纪30至40年代间。据笔者不完全统计,1939至1947年,周贻白担任了14部话剧、22部电影的创作和改编工作,这36部作品中,18部为古装剧(电影12部,话剧6部),16部为时装剧(电影8部,话剧8部),2部不详。周贻白的作品在当时中国戏剧、电影界都是红极一时的,惜今淹没而无闻!      其实,《李香君》在搬上电影屏幕之前,已先以话剧的形式搬演在舞台之上。周贻白在1939年创作了南词开篇《李香君》和话剧《李香君》。话剧《李香君》共分五幕,由当时著名的导演卜万苍先生编排,1940年7月17日至8月15日,中国旅行剧团在上海璇宫戏院进行了首次公演,唐若青、陈玉麟等著名演员担任主演。首演之后不到3个月,即1940年10月,《李香君》剧本即与魏如晦(阿英)编写的《碧血花》、《海国英雄》、吴永刚编写的《林冲夜奔》等共六本剧作作为“新艺戏剧丛书”由上海国民书店出版。从作者名单也可看出,能被收入此丛书的,都是当时剧作界叱咤风云的人物。卜万苍导演更是罕为该书作跋。其言辞恣肆、文采斐然,纵情盛赞了周贻白对历史与戏剧之精妙糅合,对“案头”与“场上”之深谙熟知,节抄其跋如下:   “周先生腹有诗书,胸具丘壑,近著《李香君》一剧,以疾雨惊风之笔,写黍离麦秀之情,戏剧也,亦即历史也。本人承乏导演,排练之日,即有感于斯。果也,一经登场,直使演者回肠,观者动魄,成绩之佳,迥出意外,用是知人心不死,公道犹存也。”   一句“人心不死,公道犹存”似为稍显突兀,然若略悉“孤岛”历史背景以及剧中情境,则断然明了。此剧在最后一幕中香君与柳敬亭有这样一段对话:   香君(注意地)南京现在情形怎么样?   敬亭那还用得着问吗?自然比从前差得多了……   敬亭……经过一度兵火,十之八九都成了瓦砾场,而且有些地方归清兵驻扎,连路都不许你走。   香君(愤慨地)未必中国就是这么完了吗?(连连咳嗽)   敬亭 (摇头)那倒不见得,听说唐王已经到了顺昌去了,中国的人心还没有死完,无论如何是不会灭亡的。      可以想见卜万苍在跋中所说的“人心不死,公道犹存”并非空发感慨。“清兵驻扎,连路都不许你走”更绝非单言剧中的“南京”。《李香君》从创作到搬上电影屏幕,恰处于“孤岛”时期。周贻白时正寓居上海,身处沦陷区之中,创作了诸多以古讽今的爱国作品。在周贻白诸多爱国剧作中,《李香君》一剧确可堪称最为激昂壮烈地表达作者爱国情感的代表作。周贻白选择《桃花扇》传奇改编成《李香君》一剧,对于《桃花扇》传奇中的主旨与角色人物塑造命意,在《李香君》自序中已明确指出:   “《桃花扇》传奇……‘其旨在明季兴亡,侯李乃是点染’”   “其士人负重名持清议者,无如三公子武秀才,而迂腐蒙昧,乃与尸居者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