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 陈文风 福建省漳浦达志中学 363209 新课程三维目标的第三维度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爱国主义则是情感的主要内容,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祖国的责任感和自豪感,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道德建设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主人,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良好的思想品质是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德育是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渗透到学生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 语文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有其特殊的作用。面对新世纪的召唤,中学语文教师必须主动探索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新方法、新途径,寻找教育的突破口和创新点,引导广大中学生树立爱国情感和强烈的责任感,培养对祖国的深厚感情,激发报国之志,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争当优秀的青少年。 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熏陶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语文教科书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利用教科书中的写景名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丽,物产富饶,有着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也有让人向往的旅游景点和人文景观。生活在祖国的环抱里,我们时刻都能感受到自豪和温暖。语文教科书中描写祖国壮丽河山的名篇不少,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祖国山河的壮丽、美好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朱自清的《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赋予了春以感情和生命,抓住了春天的主要特征,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花卉竞相争荣的景象,抒发了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表现了自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追求未来、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为建造人类美好的春天而奋发努力的崇高理想。这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更是一首赞歌。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事物,形成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秀丽河山的意识。 二、利用教科书中的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古代建筑技术发达。圆明园是“世界的某个角落”的“一个世界奇迹”,是“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周庄的“贞丰桥,富安桥,双桥……古老的石桥,一座有一座的形状,一座有一座的风格,过一座桥,便换了一道风景”。叶圣陶先生在《苏州园林》中通过说明描绘,自然真切地再现了苏州园林的风貌,展示了我国园林建筑及其壮美景色,使人产生赞赏和眷恋之情。 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的同时,能够感受到古代建筑技术的发达,还能充分体会到这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由此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感。 2.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精致、最灿烂的一页,是中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素材。王维《使至塞上》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是“千古壮观”的名句;辛弃疾的毕生志愿是北伐中原,恢复大宋江南的统一,《菩萨蛮》中“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词句,他有将相之才而无从施展,不管何时何地,无论所见所闻,种种物象,都会激发他的报国之志和悲愤之情。这些古诗词都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民热爱祖国的崇高品德,教学中我们要全面准确地把握,以此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利用教科书中的典型人物事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学习古代人物坚强的民族自尊心和坚定的民族自信心,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促进民族进步的高尚情感。王昌龄的《从军行》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壮誓言,铿锵有力,不但表现了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争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更表现了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和坚定决心,抒发了保卫祖国、保卫边疆的坚定的爱国主义热情。 2.学习革命战争年代可歌可泣的故事,有利于培养学生为祖国利益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纪念白求恩》概述了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医师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不寻常经历,赞扬了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此,可以引导学生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激励学生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而英勇奋斗。 3.学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民公仆、劳动模范的事迹,有利于培养学生建设祖国、贡献全部力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两弹”元勋邓稼先》介绍了核物理学家邓稼先胸怀报效祖国之志,为祖国的国防科技事业隐姓埋名28年,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