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负压辅助闭合技术在慢性伤口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负压辅助闭合技术在慢性伤口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无锡市第二人医院 江苏无锡 214002
【摘 要】负压辅助闭合技术是一种伤口治疗新方法,对创面愈合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作者综述了负压辅助闭合技术在压疮、下肢溃疡等慢性感染性伤口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关键词】负压辅助闭合;慢性伤口;愈合;临床应用;展望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9-0845-01
负压辅助闭合技术(VAC)是负压伤口治疗(NPWT)中的关键技术之一,负压辅助闭合技术于1998年应用临床,该疗法具有改善慢性感染性伤口的局部血流、减轻组织水肿、减少细菌数量、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等优点,在临床各科得到了广泛的临床应用。现将VAC应用于临床慢性伤口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 背景治疗
90年代初,德国ULM大学Fleischman博士[1]首创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创面和死腔的处理上有了新的突破,作为一种新的深部引流技术首先应用于临床。随着该技术的发展和改良,我国裘华德教授[2]于1994年将此技术引进国内并大胆尝试。1997年,美国外科医师Argenta[3]应用封闭负压吸引原理,提出了VAC技术,为各种慢性、感染性、难愈性伤口的治疗开辟了新思路。
2 VAC的关键技术
2.1 VAC治疗原理 临床将聚乙烯海藻盐泡沫敷料或纱布对慢性伤口缺损创面进行覆盖填充,并用生物半透膜进行封闭,将敷料内置引流管接通负压源,通过VAC持续性负压吸引原理,治疗体表创面的慢性创面,如下肢慢性溃疡、压疮等[3]。
2.1.1 VAC能有效改善伤口血液循环。Morykwas等研究表明[4],一定的负压状态下创面血流量可达到基线血流量的4倍,负压状态下的血流量有加速现象,对于组织的生长与繁殖起到促进作用。李靖等也证实[5]:封闭负压治疗能提高创缘毛细血管数目,引起创面毛细血管管径增大和血流加快,促进毛细血管和内皮细胞恢复正常的形态和结构。
2.1.2 VAC能促进慢性伤口坏死组织清除和减轻组织水肿。VAC可将慢性伤口过多的组织间隙液体、炎性介质、血性分泌物和脓性分泌物通过负压作用吸出体外,从而改善微循环,减轻组织的水肿,降低血管的通透性。
2.1.3 VAC负压牵拉作用促进肉芽组织和血管的生长。VAC持续性负压机械牵拉作用使组织内皮细胞增殖,加速了毛细血管和新鲜肉芽组织的生成。
2.1.4 VAC负压环境和生物半透膜的覆盖作用阻止细菌、灰尘入侵创面。Plikaitis等著名学者认为[6]:负压装置抑制细菌繁殖的同时,也加速了局部血液循环状况,组织缺血缺氧情况有所改善,同时增加组织氧分子张力,抑制了厌氧菌的移植,从而保证了创面的成活。
2.2 VAC装置组成
2.2.1 医用泡沫敷料:主要用于封闭创面和创腔,对人体皮肤无毒性和过敏性,根据创面的大小进行修剪。
2.2.2 半透性粘贴薄膜:主要用于安全黏贴与创面周围皮肤上,生物相容性和粘合性较强,为单向透气的透明薄膜,水蒸气可以自由通过,而液态水则无法通过,使负压治疗的伤口处于密闭状态。
2.2.3 负压装置:负压引流装置主要有2种:采用医院病房中心负压引流装置;专用负压治疗仪。
3 VAC应用于慢性伤口治疗进展
3.1 VAC治疗压疮的进展 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Argenta等[3]首先提出VAC用于压疮治疗的文献屡有报道,Smith等[6]研究表明,VAC治疗压疮患者后,患者伤口愈合反应、愈合所需时间明显优于藻酸盐敷料治疗法和水胶体敷料治疗法。Philbeck等[6]报告了在家庭压疮患者中使用VAC,可以明显缩短压疮愈合时间,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治疗成本。2004年Gupta等[7]组织伤口护理专业人员讨论制定了VAC治疗压疮的临床指南,以便于临床护理人员做出恰当的决策,合理使用。该指南指出:使用VAC治疗Ⅲ~ Ⅳ度压疮将有助于清创、控制渗液、减少细菌和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王维平等[8]报告,将46例Ⅳ度压疮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治疗组采用波浪床、VAC及延期减张缝合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疗法。结果显示,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压疮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肿胀明显减退,管腔增大,成纤维细胞器肿胀及胶原纤维的断裂明显轻于同期的对照组,对照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仍有明显肿胀;治疗50d后,光镜下观察治疗组压疮的新生血管数量增多、血管内皮细胞肿胀消退、炎症细胞明显减少及胶原纤维量明显增多、粗且规则。研究认为,封闭负压治疗深度压疮结合有效减压措施可促进愈合、免除手术治疗,这是国内VAC治疗压疮的最新研究结果。
3.2 VAC治疗下肢慢性溃疡的进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