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永乐钟铸造之谜
这口青铜大钟高6.75米,重46.5吨,钟体内外布满二十二万七千字的红文,享有世界“钟王”美誉,这就是永乐大钟。
每年除夕夜,北京大钟寺的这口大钟就要被撞响。钟声淳厚悠扬,十五公里内清晰可辨。
这口大钟被世人称为永乐大钟。诞生在十五世纪中国的明王朝,距今已有五百八十多年历史。它高6.75米,直径3.7米,重46.5吨,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青铜佛钟,在世界上亦有“钟王”之美誉。最为举世罕见和令人惊叹的是,钟体内外整整齐齐铸满了二十二万七千字的经文和咒语。
和尚铸钟
公元1406年,明王朝决定把都城由南京迁至北京,开始修建故宫、天坛。迁都14年后,也就是公元1420年,北京城又出现了这口大钟。
说起这口大钟,还与一个老和尚道衍密不可分。现在北京的铸钟胡同,在六百年前,曾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一位看似清贫、年近80岁的老和尚,带领大批工匠,在这里开始铸造一口两层楼高的巨钟。
中国古代有寺大钟大“功德”大之说。建大寺,铸大钟,代表和尚做的“功德”大。
佛钟与报时钟的区?e,主要是佛钟传播梵音、醒世弘法和拯救众生。试想 下,把二十二万多字经文和咒语刻在一座大钟上,每撞响一次大钟,就让二十二万多字的经文咒语成为唱响的梵音,在人们耳边经久不息。真是神圣又巧妙的创意!如果这巨钟铸造成功,老和尚真是功德无量。
铸钟有政治目的?
经过一千多个昼夜忙碌,公元1420年大钟终于铸成了。老和尚道衍终于如愿以偿。
那么,这么大的工程,政府凭什么会全力支持呢?仔细察看钟体经文,在显著位置上出现了“敬愿大明永一统”的铭文字样。看来铸造大钟还掺杂一层政治动机,似乎是为了大明朝“一统江山”的愿望?
但考证当时明王朝疆土,明王朝历经30年浴血奋战,已经统一了全国大部分地区,虽然北方还经常受边患袭扰,但不足以撼动大明王朝的统治。为了“一统江山”而铸钟的说法似乎并不充分。
中国古代最高权力只有皇帝一个人,政府即皇帝。道衍和尚铸钟必须先取得当时的大明皇帝朱棣的支持。史书清楚记载:大钟确是朱棣皇帝命令铸造的。那么朱棣皇帝铸这口巨钟是什么目的呢?
铸钟有忏悔目的?
永乐是朱棣皇帝的年号,这口钟铸成后便被世人称为永乐大钟,在查找关于朱棣皇帝与铸造这口大钟的原因时,发现流传甚广的是迁都纪念炫耀功绩和忏悔超度亡灵等说法。
以迁都为由,皇帝有可能铸造这口大钟。但是进一步考证历史记载发现,天坛、故宫都从明王朝决定迁都时就开始兴建,而大钟却在迁都14年后才铸成。仅为炫耀功绩、搞迁都纪念,岂不是画蛇添足?
察看大钟上刻满的经文,都是佛经咒语,宣扬轮回报应,应该同忏悔或超度亡灵有关。
据历史记载,朱棣最早只是驻守北京的燕王,他亲率军队南下,与当时的皇帝建文帝,也就是自己的侄子争夺皇位。在历时四年的战争中,双方死难数十万人。最后以朱棣的胜利结束。历史上称这次战争为“靖难之役”。
朱棣当上皇帝后,回首往事,也许会产生“忏悔”的超度之心。
但是,翻遍史书记载查无证据,而在开铸大钟前,朱棣皇帝还令道衍和尚,先对“靖难之役”中被杀者以“不忠不孝”的罪名口诛笔伐一番,铸于钟体咒语中。朱棣皇帝治理国家,推行严典酷刑,大开杀戒。他还带兵北征蒙古,制造新的亡灵。
铸钟有个人原因?
由此来看历史上广为流传的炫耀功绩迁都纪念、超度亡灵的说法并不足以信服世人。那么,皇帝与和尚铸钟的真正动机究竟是什么?我们还应从铸钟人当时的政治抱负上探寻究竟。
老和尚道衍,原名姚广孝。他从小就有非常大的志向,要成就一番大功业。史书中记载他跟燕王有一番谈话,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白帽子王的问题。
姚广孝的从政,是靠给当时的燕王朱棣“奉上一顶白帽子”为见面礼开始的。“王”字上面一个“白”,就是“皇”字。也就是说道衍和尚有能力让朱棣当上皇帝。
原来道衍和尚的天大“抱负”就是亲手扶植一位皇帝登基,自己去做最大的谋士。他的抱负终于实现了,在他晚年著的《道余录》中,把自己的行为归结为佛教的“出世而致用”。道衍铸钟是给自己一生的作为铸上光明烙印。
道衍和尚是朱棣走向皇位的重要参谋,又是朱棣皇帝治国平天下离不开的心腹。没有道衍和尚,就没有朱棣皇帝。由此推论,道衍和尚铸钟的想法,应该会得到皇帝的支持。
铸钟真相
而“敬愿大明永一统”的铭文,又说明道衍和尚并非简单地只想做大功德,他作为皇帝的近臣,自然最了解皇帝的心思,铸钟更可能为达到朱棣皇帝不可告人的目的。
朱棣是靠造反起家,从他侄子建文帝手中夺得皇位的,这怎么说也是不光彩的举动。所以说他登基后有两大心病,第一个是总怕臣民说他是篡夺政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