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趣的手工 有梦的生活等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蔡运彬、夏雪
撰文/
有趣的手工 有梦的生活
我们似乎已经进入了一个可以尽情生活的时代。
“享受生活”、“玩家”、“创意中国”、“有品质的生活”……最近这些优美的词汇不断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甚至成为茶余饭后的主流话题。
那么,什么是有趣的、美好的生活?
商品前所未有的丰富,精神前所未有的空虚,很多人在网络上、在交流里不断地自嘲。事实上,大多数人也确实不能理解什么是尽情生活,或者说,大多数人还未能感悟到怎样才是有趣的生活――
我们活着,我们年富力强,我们像机器一样工作,像垃圾筒一样消化快餐,然后获得更多的物质,去购买那些在流水线上被高度商业化后的奢侈品。
我们有多久没去真正地思考“生活”这个命题?
这个有关于“家”的专题里,有人从容建造自己的园林,有人能在自己的岛上作一次深呼吸,也有人只是为自己的家亲手削下一根木头。
我们不得不承认,价值上亿的豪宅是物质文明的高度享受,但一间陋室里的手工椅同样也是生活的本原。
有趣的生活不是冲锋陷阵,也不是样板房装修,它需要我们真诚地对待它,爱它,创造它,享受它。
不需要太多金钱,有了手和思想,我们也依然能奔跑在通往有趣生活的路上。
生活家:
有一座舒服的,适合自己居住的房子,不管是对商人、艺术家、还是设计师来说都同样重要。
叶放的园子盖得幽幽折折,当阴雨连锦时,烟雨一起,正合江南的缠绵;王晖家的椅子是旧报纸做的,大多数人得想一下才敢坐下去;陈铭建的小岛却修得有几分田园的粗旷,没关系,有多少人能拥有自己小岛?
打造一个“家”的经历,其实也就是一个“收藏”的过程,对于生活的思考,对于世界的认识,都在里面了。
心在其中,心随其飞。
乌衣子弟江南园
文/雨馨
人物:叶放,苏州国画院画师,世家子弟,从小在爷爷的“毕园”长大,学画在“拙政园”,数年前放舟造园,一心追求魏晋风度、名士雅骨。
苏州十全街边的一个白色路口一转,叶放和他亲手造的那个园子就在眼前。这个看似平常的普通小区内,深藏的私家园林有一个雅致的名字,“南石皮记”。
他说,“园林的精华其实并不在观光的行为之中,而必须要在其中生活,所谓晨昏昼夜,春夏秋冬,时空转换产生的情境,那才是它的真正的美。”
六年前年,画家叶放邀了另外四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在苏州南石皮街建了一座私家园林,“南石皮记”由此而来。和围墙外灯红酒绿的现代街景相比,显然是别有洞天。一汪池水蜿蜒园中,亭台楼阁、假山草木、回廊小桥,诗文题刻点缀园间,整个园林沉浸在自然静谧和幽幽古意间,身处其中,恍若隔世。
园中没有固定的戏台,园林就是实实在在的舞台。水榭、山洞、曲桥、半亭都是演员表演的实景,单靠一个手势,景就借进来了,让在场的观众瞬间分不清戏里戏外。更妙的是,观众与演员之间一水相隔,借着水音,声音更显婉约动人,昆曲的缠绵婉转呼之欲出。难怪有人说,他看过那么多古画,没想到古画在苏州能够复生。
叶放对于园林的依恋深入骨肉。外曾祖父毕诒策兴建于同光年间的毕园,是他童戏的天堂,明朝御史王献臣的拙政园是他的攻读之处,清朝知府吴平斋的听枫园更是他的创作之所。他曾经充满感情的写道:“亭台与楼阁湮灭了,幸存着雪月风花的记忆,精致与辉煌流逝了,仍留下典雅恬淡的风范……芳圃毁矣,我造纸上的庭园,乐国失矣,我建心中的‘?m山’。 我喜欢在庭园读书,花后树下乐山房,一壶香茗,数册闲文。更喜欢在庭园作画,窗前楼上乐水轩,几枝湖笔,一刀徽宣。看风卷云舒,烟笼霞起,听雨打芭蕉,水滴残荷,阴晴圆缺,春华秋实。幸哉!乐哉!能在先哲的气息中观照造化。”
很幸运,叶放现在已能在自己的园子里做俯视的梦,画俯视的庭园。那曾是他在毕园阁楼上放眼邻家壶园时的震慑与惊喜。园子是由原来五户人家的前院打通而形成的,南北窄,东西长,缕空的轩和斋相联,以草木峰泉为笔墨,山水楼廊,尽在其中。一几一案,都有来龙去脉;一门一窗,皆是古今文章。
为了“不出城廓就能获得林泉之意”,“南石皮记”中仅山体就由七百多吨的太湖石叠成。单是寻这些宝贝石头,就花费了叶放好几年的工夫。从很远的山上寻得颜色、花纹都合心意的天然石头,未经打磨,请来苏州最好的工匠师傅,成天围着图纸和一大堆石头,慢慢琢磨。叶放在造这个院子的时候遭到了很多的议论,甚至在给亭子上瓦的时候,还跟工人展开了全瓦与小瓦之争。叶放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事实证明,全瓦确实与周围的建筑更加合谐,至于那些不守古训远离章法之说,叶放诸付一笑,毕竟园子是自己住的,卫生间都有舒适的空调,更何况小瓦全瓦之争。
近年来叶放的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