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见卓识的长孙皇后.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远见卓识的长孙皇后   一提起盛唐气象,人们自然会想到历代帝王中享誉最高的唐太宗李世民,并联想到辅佐李世民的名相名臣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褚遂良……却往往忽略了被李世民称之为“良佐”的长孙皇后。   长孙氏之父长孙晟在隋朝官至将军,公元609年去世;她舅舅高士廉结识了李世民,以为李决非平地上卧的等闲之辈,便在公元613年将“好读书”的长孙氏嫁给了15岁的李世民。出嫁时,长孙氏13岁。这样的新郎新娘,正是刚刚冒出水面的一对小荷,一双清俊纯洁的小儿女。小两口彼此敬重,恩恩爱爱。长孙氏见丈夫爱习武艺,喜拉硬弓,便把家中珍藏的父亲长孙晟的良弓取出交给丈夫,只喜得李世民通宵难寐。   五年后,李渊建立唐王朝,李世民被封为秦王,长孙氏为秦王妃。由于李世民功勋卓著,朝野景仰,其兄李建成与其弟李元吉十分嫉妒,暗中密谋要除掉李世民,李世民迫不得已,决定发动“玄武门政变”。秦王在玄武门“方引将士入宫授甲”时,长孙氏出面安慰勉励入宫的士卒,“亲慰勉之,左右莫不感激”。也就是说,18岁的长孙氏直接参与了丈夫所发动的这场惊心动魄的政变。   公元626年,李世民即位,册封长孙氏为皇后。每逢朝政大事,李世民便征求皇后的意见,皇后总是谦虚地推辞:“妾以妇人,岂敢豫闻政事。”李世民再三恳求,她才就一些大事适时地进行提醒。   皇后之兄长孙无忌与李世民为布衣之交,玄武门之变时又是李的得力干将,李世民即位后以“佐命元勋”为由,打算任命他为宰相。皇后知道丈夫的想法后,坚决不同意:“妾既托身紫宫,尊贵已极,实不愿兄弟子侄布列朝廷。汉之吕、霍,可为切胥之戒,特愿圣朝勿以妾兄为宰执。”(《旧唐书》卷51)太宗不允,皇后又暗中告诉兄长,要他自己提出辞职。直到太宗采纳了皇后的意见,她这才心里踏实。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封建积习,长孙皇后却视为粪土。   贞观之治,或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或忠诚秉直,犯颜直谏,在历史上形成了一段难能可贵的上下和谐、里外一体的君臣佳话。而李世民毕竟是一位封建皇帝,他也有恼羞成怒的时候。632年3月的一天,罢朝后,他怒气冲冲地回到后宫,口里不住地骂道:“会须杀却此田舍翁!”皇后问他生谁的闷气,李答:“魏征每廷侮辱我,使我不得自由。”皇后听后,默无一言,退回内房,不一会儿,只见她换上皇后的朝服,出来便向太宗行参拜大礼。李问这是何故?皇后说道:“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尽直言。妾备后宫,安敢不贺?”太宗听罢,一阵脸红,心中愧疚,继而转怒为喜,对皇后的聪慧智识大为佩服。从此,对魏征也更加信任、器重。后世千多年来,魏征作为一代名臣广为传颂,倘无聪颖机警的长孙皇后,这位乡巴佬的脑袋早不知滚落到哪儿去了。   长孙皇后掌握着后宫大权,却从不恃权骄横,对嫔妃、宫女体恤有加,爱惜入微。一天,她陪太宗游幸后宫,见身边许多宫女老弱不齐,精神不振,便问宫女:“你们几时进的宫?”宫女答道:“有的是近时来的,而多数是在隋朝时即已进宫的。”皇后又问:“如今你们多大年纪?”宫女答:“十二三岁进宫,而今已有三十五六了。”皇后听罢,心中不忍,就对太宗说道:“陛下一人,精力有限,何苦用这么多人侍候?将这班青春女子幽禁深宫,实在是苦了她们。不如放出去一些,让他们后半生能过上好日子。”太宗点头默允,长孙皇后即差人按年龄大小造册登记,将3000位年龄稍长者放归民间。这3000名宫女逢见长孙皇后,直如网中的红鲤鱼逢见了南海的活菩萨,叩首谢恩不迭,流泪感激不尽。   贞观九年(635),皇后随太宗闲住九成宫,不幸身染重病。太子承乾床前侍病,心急如焚,见药医无效,便想奏请太宗大赦天下,布道祈福。皇后听到后很不赞成:“死生有命,非人力所加。若修福可延,吾素非为恶;若行善无效,何福可求?赦者国之大事,佛道者示存异方之教耳,非惟政体靡弊,又是上所不为,岂以吾一妇人而乱天下法?”李世民及臣僚们听到这样的话,?[欷长叹,泪流不止。   贞观十年,36岁的皇后病逝于立政殿。弥留之际,她嘱咐李世民:“今死不可厚费。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自古圣贤,皆崇俭薄,惟无道之世,大起山陵,劳费天下,为有识者笑。但请因山而葬,不须起坟,无用棺椁,所须器服,皆以木瓦。俭薄送终,则是不忘妾也。”她说到这里,太宗已是泣不成声了。   长孙皇后下世之后,太宗亲自撰写碑文,刊刻于墓旁。因思念爱妻,李世民在苑中筑了层观,以便眺望安葬皇后的昭陵。有一次,太宗拉着魏征登上层观一同眺望,手搭凉篷?t望多时,魏征说道:“臣下老了,两眼昏?g,看不见呀!”太宗忙指给他看,魏征仍是望不见,可他怕如实说会引起太宗悲伤,忙改口说看到了,这一下又勾起了太宗的思念之情,自不免痛哭失声。哭罢,太宗一挥手,命人毁掉了高巍的层观。李世民是个坚毅的王者,他一生所洒下的泪水,主要是洒给了病逝前后的长孙皇后。   史载,长孙氏是个手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