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酵动力学PPT
第五章 发酵动力学
研究对象:菌体生长、基质消耗、产物生成三者间的动态平衡及内在规律。
研究目的:为最佳发酵条件控制提供依据。 ;第一节 微生物生长代谢过程中的质量平衡
一、微生物反应(生长代谢)过程中的碳平衡
微生物反应通式:
碳源+氮源+O2→菌体+产物+CO2+H2O
微生物代谢的化学分子反应可表示为:
CHmOn+aNH3+bO2→Yc·CHxOyNz+Ycp·CHuOvNw
+(1-Yc-Ycp)CO2+dH2O
——10-1式
Yc:是与碳相关的菌体得率,
Ycp:是与碳相关的代调产物的得率。;根据反应平衡原理有:
a=Yc·z+Ycp·w
b=(1-Yc-Ycp+m/4-n/2)+(Ycp/4)·
(2v+3w-u)+(Yc/4)(2y+3z-x)
d=m/2+(Ycp/2)(3w-u)+(Yc/2)(3z-x) ;1、最低培养基与完全培养基
(1)二者的概念;
(2)微生物对两种培养基的用途不同。如图10-1,10-2所示;;2、M代谢过程中基质和产物之间的C素平衡
根据基质的变化情况可建立如下平衡关系:
CS = CX + CP + CCO2 ;(微生物的基质消耗比速);由式可以判断代谢途径:;3、微生物生长过程中的主要基质——碳平衡
在以糖为碳源的M生长过程中,消耗的碳(△S)主要用来:
(1)满足菌体生长(个体增加)的需要,(△S)G ;
(2)维持菌体生存(能量)的消耗,(△S)m ;
(3)转变为代谢产物所消耗,(△S)P ;
则可表示为:;若用
YG —表示用于微生物生长的碳源对菌体的得率常数;
m — 表示微生物的碳源维持常数;
YP —表示碳源对代谢产物的得率常数;
则有;所以:;用μ对ν作图,得直线,可求得维持常数m,用于微生物生长的碳源对菌体的得率常数YG的倒数。如下图所示:;;若定义YX/S为基质对菌体的得率,即:;即有:;;4、细胞物质生产过程中碳源的化学平衡
YX/S越接近YG,说明碳源转化为菌体的效率越高。
注意理解YX/S与YG的区别,( YX/SYG );5、微生物生长过程中进行碳衡算的意义
(1) 为提高生产水平提供依据。
(2) 为建立发酵动力学模型奠定基础。
(3) 为探求X的自控方法打下基础。;二、M生长代谢过程中的ATP循环与氧平衡
1、ATP循环;2、ATP的产生——生物氧化
复习:
底物水平磷酸化(获得能量少)
电子传递水平磷酸化(获得能量多);生物氧化;;H2O;NADH呼吸链;3、微生物生长代谢过程中的氧平衡
根据单一碳源培养基内,可建立下列平衡:
A(-△S)=B(△X)+C(△P)+(△O2)
式中:
A、B、C 分别为对应物质完全氧化时的需氧量. ;由此可得到M培养时氧平衡式为:; 当:由实验求得微生物的某一生长比速μ对其所对应的耗氧比速作图时,可得到一直线(如下图所示),可确定相应的参数。;;-------------式(10-7);由(10-13)和(10-7)式可得;4、ATP对菌体的得率YATP及ATP平衡
两种情况
(1)能量偶联型生长型
YATP=10(g菌体/molATP)
(2)能量非偶联型生长
YATP10(g菌体/molATP)
(???);第二节 微生物生长代谢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
一、连续培养时微生物生长数学模型
酶反应服从米氏方程:; 葡萄糖的比消耗速率与限制性底物浓度的关系也类似于米氏方程,即:;研究发现:
微生物连培养过程限制性基质浓度的倒数1/[S]与微生物生长比速的倒数1/ν的关系,如图10-9;
限制性浓度与微生物生长比速的关系呈现饱和曲线,如图所示10-10;;由基质消耗对细胞得率YX/S定义:;根据μ的定义有:;该式就是Monod方程,
式中:
μmax:最大比生长速率(h-1)。
KS:为饱和常数,表示菌体对基质的亲和力的大小。
;Monod式的生物学意义:
1、μmax、KS:
(1) 特定M,特定条件, μmax、KS是定值,体现M的特性;
(2) 不同M,μmax、KS不同,但:μmax变化小,而KS变化大。
(3) 同种M,在不同S中,μmax、KS值不同。KS ↑,亲和力↓,M对基质越不敏感;反之亲和力大,敏感。;2、S浓度变化对μ的影响
(1)S很小(SKS)时,S+KS≈KS,;限制性基质浓度与微生物生长比速之间的关系;;微生物生长这一酶反应,同样存在抑制作用。
竞争性抑制:;二、分批培养时微生物生长数学模型
分批培养特点:一次接种,培养一定时间,一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烟草考试真题及答案.doc VIP
- 2025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初二)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新课标,新教材).docx
- 外研版高中《英语》(新标准)选择性必修一Unit1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附作业设计.docx VIP
- 5.1《论语》十二章 课件(共48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VIP
-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8)网络地址转换NAT配置、网络端口地址转换NAPT配置.pdf VIP
-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全套PPT课件.pptx
- 单证员考试试题.pdf VIP
- 地面空压机安装技术措施.docx VIP
- 工程建设法规的案例.ppt VIP
- 农产品食品检验员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