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惠中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上)PPT.ppt

周惠中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上)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周惠中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上)PPT

53 14 60 63 64 66 74 75 76 75 78 75 1 1 10 97 97 102 关于偏好的几条假设:消费者的内在偏好属性是稳定不变的;偏好的传递性;偏好是凸性的,为方便计而且是严格凸性的;消费者只有唯一最优选择。 1 1 2 3 4 5 6 6 16 16 17 19 20 23 27 23 37 38 40 8 9 14 2 4 107 109 111 113 116 117 消费者均衡指在商品与消费者收入不变条件下,消费者不愿意再变动购买量 一分价钱一分货、货价相当 1 1 2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61 42 13 15 17 20 24 26 32 24 38 40 29 32 76 77 78 70 71 116 83 84 85 86 88 88 92 24 24 24 24 1 1 单纯交换——埃奇沃斯方框图 观察 1) 无差异曲线的所有切点都是有效率的 2) 契约曲线显示了所有帕累托效率的配置点 单纯交换——埃奇沃斯方框图 帕累托较优 在一个有n个社会成员的经济中,以X=(X ,X ,… ,X )和Y=(Y ,Y, … ,Y )表示两个不同的配置,其中X 和Y 表示社会成员I在两个不同的配置下所得到的社会产品和财富。以A≥iB表示社会成员i认为A不比B差,以AiB表示社会成员认为A严格地比B好。如果对如何一位社会成员i,都是X ≥iY ;i=1,2,…,n而且对至少一个社会成员j,有X j>jY ,那么,配置X就称为帕累托优于配置Y。 单纯交换——埃奇沃斯方框图 帕累托最优配置 一般说来,只要交换者认为经济中通过交换能够找到帕累托较优配置,他们就愿意继续进行交换。这种交换一直要进行到再也找不到帕累托较优配置为止。也就是说,在给定配置下,只有当帕累托较优配置不再存在时,经济成员才会放弃交换。这时达到的配置叫做帕累托最优配置,或者帕累托效率配置。 1 2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1 1 2 4 49 42 50 12 54 42 4 61 42 65 42 4 4 6 利润最大化企业的产量决策 确定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水平 利润 ( ) = 总收入 – 总成本 总收入 (TR) = PQ 总成本 (TC) = CQ 因此: 利润最大化企业的产量决策 0 成本,收入, 利润 (元每年) 产出 (每年单位) TR(Q) 总成本 TR(Q)的斜率 = MR 0 成本,收入, 利润 (美元每年) 产出 (每年单位) 利润最大化企业的产量决策 TC(q) 总成本 TC(q)的斜率 = MC 当q为0时成本为正? 边际收益 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成本的增加量。 边际成本 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成本的增加量。 利润最大化企业的产量决策 可以说: 当MC = MR,利润最大 利润最大化企业的产量决策 R(q) 0 成本,收入, 利润 (美元每年) 产出 (每年单位) C(q) A B q0 q* 利润最大化企业的产量决策 案例:亚马逊网上书店 为什么在电子商务发展普遍受挫时亚马逊的旗帜不倒?是什么成就了亚马逊今天的业绩? 亚马逊网上书店自1995年7月开业以来,经历了7年的发展历程。 亚马逊网上书店2002年底开始赢利。到2002年底全球已有220个国家的4000万网民在亚马逊书店购买了商品,亚马逊为消费者提供的商品总数已达到40多万种。 案例:亚马逊网上书店 物流是亚马逊促销的手段 亚马逊推出了创新、大胆的促销策略——为顾客提供免费的送货服务,并且不断降低免费送货服务的门槛。 三次采取此种促销手段。前两次免费送货服务的门槛分别为99美元和49美元,2002年8月亚马逊又将免费送货的门槛降低一半,开始对购物总价超过25美元的顾客实行免费送货服务,以此来促进销售业务的增长。 案例:亚马逊网上书店 市场结构真的可能是完全竞争吗? 厂商考虑的仅仅只有成本和收益吗? 案例:星巴克 1971年4月,位于美国西雅图的星巴克创始店开业。 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星巴克在中国就成了一个时尚的代名词。它所标志的已经不只是一杯咖啡,而是一个品牌和一种文化。 案例:星巴克 1987年3月,星巴克的主人鲍德温和波克决定卖掉星巴克咖啡公司在西雅图的店面及烘焙厂,霍华·舒兹则决定买下星巴克,同自己创立于1985年的每日咖啡公司合并改造为“星巴克企业”。 案例:星巴克 目前,星巴克已经在北美、欧洲和南太平洋等地开出了6000多家店 1998年3月,星巴克进入台湾,1999年1月进入北京,2000年5月进入上海,目前星巴克已成为了国内咖啡行业的第一品牌。 一般情况下,星巴克集团在海外采取的都是授权经营方式,持股比例较低。 案例:星巴克 2003年7月,星巴克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