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胃气理论在重症治疗中的使用.docVIP

中医胃气理论在重症治疗中的使用.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胃气理论在重症治疗中的使用

中医胃气理论在重症治疗中的使用   【摘要】 目的 研究中医胃气理论在重症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病案举例方法, 选择1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 患者禁食10 d, 再次予以饮食后出现脘腹胀满、大便秘结、腑气不通及水谷不进现象, 患者难以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为患者进行大承气汤化裁, 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3 d后, 患者腹胀消失, 大便通畅, 胃气得保, 能够顺利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结论 中医胃气理论能够弥补现代医学的不足, 在重症治疗中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为中西医结合开辟了全新的路径,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中医;胃气理论;重症治疗;使用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6.103   中医胃气理论源于《黄帝内经》, 一直是我国医学家重视的对象, 经过后世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其被广泛应用到疾病诊治过程中, 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并且为众多医学人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重症治疗中, 胃气理论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结合临床工作经验及体会, 选择1例重症患者, 阐述中医胃气理论在重症治疗中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通过病案举例方法, 选择1例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 男, 40岁。   1. 2 方法   1. 2. 1 胃气保护临床方法 胃气保护有三种方法:①健脾养胃。护胃和养胃是中医中常见的养生疗法, 可以使用攻伐之剂中加入味甘品, 以此护胃;也可以使用茱萸汤或者良附丸进行温脾调养。传统通胃、滋阴养胃及清胃方法也能够实现健脾养胃的目的。不同的方法使用不同的药物, 病理也各不相同, 虽然这些方法治疗效果缓慢, 但是安全稳定;②食疗护胃。食疗能够缓解患者胃部不适, 扶风祛邪, 饮食结构主要包括十枣汤、白虎汤中粳米、三物白散等;③急下存津。此方法适用于热性病, 患者津液日夜损耗严重, 需要泻药通便, 泄去实热, 之后进行保存津液疗法。人体中以通则为补, 如果实热不通, 可以使用大承气汤荡涤胃肠积热[1]。   1. 2. 2 治疗方法 患者禁食10 d, 为患者使用大承气汤化裁:生大黄30 g、芒硝15 g、厚朴15 g、枳实10 g、栀子15 g、黄连6 g, 上方浓煎250 ml药液, 温度30~37℃, 进行高温灌肠, 2次/d。本次病例中所使用的方剂为大承气汤化裁, 患者脾胃被毒物所伤, 加上病的时间较长, 脏器本来较虚, 邪传阴阳之里, 耗液伤阴, 加重脏气虚, 应该急下存津, 顾护本虚脏气。大黄可以泻热去实, 推陈出新;枳实可以理气消痞, 能够通便导滞, 配以黄连、炒山栀, 能够泻热。   2 结果   患者治疗3 d后, 涨消腹通、大便通畅, 胃气得保, 能?蛩忱?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3 讨论   3. 1 胃气理论 胃气大概可以分为两种:①狭义胃气, 也就是胃功能;②广义胃气, 也就是胃运化的水谷精气。脾胃之间的生理活动有着一定的联系, 胃主纳水谷, 脾归纳运协调, 两者共同完成水谷的输布及化生。脾胃的运动为水谷精气化生提供了动力, 能够通过胃气的强弱及存亡判断脾胃运化的功能衰弱。   中医理论认为胃气是人的根本。因为胃气在人体生理作用中有着一定的影响, 胃为水谷之海, 有以降为顺、以通为用的特性。胃气与人体消化系统功能息息相关, 并且还影响着人体营养价值来源。《内经》中强调胃气是升华之源、水谷之海。在病理中, 胃气充足表示脾胃没有损伤, 人体才能够滋养元气, 如果胃气不足人体就较为虚弱。胃气本弱, 饮食就要加倍。脾胃气极易受到损伤, 元气不足, 诸病不御。   目前, 现代临床营养治疗是各科室综合治疗中的有效手段之一, 也成为了临床治疗中的重要部分, 健康科学的营养支持能够促进患者康复, 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几率, 提高患者自身的抵抗力及临床治愈率, 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中医胃气理论及现代临床治疗的营养支持理念不同, 但是都尤为重视胃肠道功能及其营养的消化及吸收。中医认为只要患者胃肠道功能良好, 患者就能够得救;现代临床医学认为有胃气就能够生还, 没有胃气就不能够生还。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影响了患者的营养吸收及气血化生, 直接影响了机体的生存。以此可以看出中医胃气理论与现代临床营养支持是相辅相成的[2]。   3. 2 中医胃气理论在重症治疗中的作用 根据以往经验, 一般重症的特点就是来势凶猛, 并且起病较急。外感急症具体表现为正气不足、实证为主、正不敌邪、邪气入体, 以此使邪气在人体快速转换及传递, 从而导致一系列的虚实夹杂病症。内伤急症一般为患者多年顽疾导致, 主要原因为气血阴阳亏虚, 再加上邪气入体, 从而导致患者脏腑功能失调和障碍, 以此使患者自身气血阴阳失调。不管是内伤急症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