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传统社会的婚姻和家庭06 第三章 成婚.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统社会的婚姻和家庭06 第三章 成婚

传统社会的婚姻和家庭 张 敏 讲授 一 适婚年龄 1、理想婚龄 《礼记》:“女子,十五岁而笄,二十而嫁。因故二十三而嫁。……男子,二十而冠,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2、国家为了增加税收和兵员,往往下令早婚,过期不婚要受罚。 汉代皇帝结婚年龄都很低: 昭帝(8岁)与上官皇后(6岁,14岁成为寡妇) 平帝(9岁)与王皇后(9岁) 二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明《户令》:“凡嫁娶皆由祖父母、父母主婚,祖父母、父母俱无者从余亲主婚。若夫亡携女适人者,其女从母主婚。” 寡妇愿守节,官府鼓励。若父母强迫嫁之,杖80。 三、违时禁婚 1、尊亲丧(3年) 《唐律》:“诸居父母丧而嫁娶者,徒三年,妾减三等,各离之;知而共为婚姻者,各减五等,不知者不坐。若居期亲之丧而嫁娶者,杖一百,卑幼者减二等,妾不坐。” 《明律》:“凡居父母及夫丧而身自嫁娶者,杖一百;若男子居丧娶妾、妻女嫁人为妾者各减二等。若居祖父母、伯叔父母、姑、兄弟丧而嫁娶者,杖八十,妾不坐。若居父母、舅姑及夫丧而与应嫁娶人主婚者,杖八十。” (2)订婚一方犯罪。 (3)到期不娶。 《明户令》:“五年去故不娶及夫逃亡过三年不还者,并听经官,别行改嫁,亦不追聘财。” * 第三章 成婚 社会长期太平安定,婚龄就呈上升和稳定的趋势,而动荡不安则下降,甚至大量出现童婚的现象。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下令:凡男20,女17岁不成亲的,惩罚其父母。 西汉惠帝时,规定女子15岁以上不婚者,加征5倍的人头税。(120钱/年 100钱/60斤粮食) 汉宣帝时,王吉:“未知为人父母之道而有子,是以教化不明而多夭。” 三国两晋时期,男子15—17岁,女子平均为15岁。 晋武帝令:“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长吏配之。” 《艺文类聚》卷43《乐部三》·萧衍《河中之水歌》 河中之水向东流, 洛阳女儿名莫愁。 莫愁十三能织绮, 十四采桑南陌头, 十五嫁为卢家妇, 十六生儿字阿侯。 卢家兰室桂为梁, 中有郁金苏合香。 头上金钗十二行, 足下丝履五文章。 珊瑚挂镜烂生光, 平头奴子擎履箱。 人生富贵何所望? 恨不早嫁东家王! 《乐府诗集》北朝《折杨柳枝》 门前一株枣,岁岁不知老。 阿婆不嫁女,哪得儿孙抱? 敕敕何力力,女子窗前织。 不闻机杼声,只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阿婆许嫁女,今年无消息。 14 16 清 14 16 明 16 18 元 16 23 金 18 20 辽 13 15 宋 13 15 唐开元之后 15 20 唐 初 女 男 时 期 月老——[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定婚店》 韦固旅次宋城南店,遇老人倚囊坐,向月下检书。问:“所检何书?”云:“婚牍耳。”又问:“囊中何物?”云:“赤绳耳,以系夫妇之足。虽仇家异域,绳一系之,亦必好合。”因询己妻,知为店北卖菜眇妪女,才三岁,陋亦如妪。韦怒,遣奴刺之,伤眉。韦与奴逃免。后十余年,韦参相州军,刺史王泰以为能,妻以其女。女容丽而眉间常帖一花子。怪而问之,始知女乃畴昔所刺幼女,郡守抚以为己女也。因相钦愈极,所生男女皆显贵。宋城宰闻之,题其店曰定婚店。 冰人:《晋书·艺术传》孝廉令狐策 私媒连百合(张可颐) 全家福(马浚伟) 官媒令狐喜(盖鸣晖) 《喻世名言》第二十八卷《李秀卿义结黄贞女》 天下只有三般口嘴,极是厉害,秀才口,骂遍四方;和尚口,吃遍四方;媒婆口,传遍四方。 且说媒婆口,怎样传遍四方?那做媒的有几句口号:东家走,西家走,两脚奔波气常吼。牵三带四有商量,走进人家不怕够。前街某,后街某,家家户户皆朋友。相逢先把笑颜开,惯报新闻不待叩。说也有,话也有,指长话段舒开手。一家有事百家知,何曾留下隔宿口。要骗茶,要吃酒,脸皮三寸三分厚。若还羡他说作高,挥干涎沫七八斗。 2、帝王丧(3天—1年) 3、直系尊亲被囚。 《唐律》:“祖父母、父母在囚而嫁娶者,死罪徒一年半,流罪减一等,徒罪杖一百。” 《明律》:“凡祖父母、父母犯死罪被囚禁,而子孙嫁娶者,杖八十,为妾者减二等。其奉祖父母、父母命而嫁女娶妻者不坐,亦不得筵宴。” 四、婚姻程序 六礼:纳采(奠雁)——问名——纳吉 ——纳征(纳币)——请期——亲迎 元明清:纳采——纳币——亲迎 《唐律疏议》 婚礼先以聘财为信,故礼云聘则为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