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禹治水与长江早期文明-湖泊科学
第 15卷 增刊 湖 泊 科 学 Vol. 15,Suppl
2003 年 12 月 Journal of Lake Sciences Dec. , 2003
大禹治水与长江早期文明
顾人和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 210008)
提 要 水是大自然最富才华的艺术家,是它塑造了雄奇的长江三峡;水又是地球上一切
生命的源泉,是它孕育了灿烂的长江文明.从某种意义上说, 中国的上古历史是一部人类同洪
水共存的历史,许多古史传说都与水有关.传说中的尧、舜、禹时代,是长江洪水频频发生的
历史时期.大禹是中华民族广为传颂的治水英雄,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国家政权——夏王朝的奠
基人.大禹治水的故事发生在大约四千年前,他的足迹遍及华夏大地.中国古代地理学名著《尚
书·禹贡》载述,大禹从上游开始经三峡地区一直疏导到长江的中、下游河段,书中曾多处提
及禹从事疏浚长江河道制服洪水的水利活动.又据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的记载,大禹治
水还到了位于江汉平原的古云梦泽. 《水经注·江水》则明确指出,三峡河道是大禹开凿和疏
通的.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尤其在太湖流域,大禹治水的传说广泛流传,对大禹的崇拜与信仰
也极为盛行.考古发现,在长江三角洲一些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文化缺失地层中,淤泥厚度达
1-1.5 m.一些专家认为,那是4000a以前发生于良渚文化末期的那次特大洪水留下的痕迹.
关键词 大禹 治水 长江文明
分类号 P532
1 大禹治水的神话与历史
公元前 21 世纪至公元前 16 世纪,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王朝时期.夏朝总共传 14
代,先后延续了近 500 年.夏王朝的建立,成为中华文明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这标志了延
续数万年之久的原始社会的基本告终,而往后持续了几千年的阶级社会则从此开始.在华夏
大地从蛮荒走向文明、中华民族自形成而走向壮大的重要历史转型期,大禹以其坚韧不拔
的精神和卓越刚强的人格,创建了治理洪水、统一国家的伟大功绩,不愧为我们中华民族
的伟大先祖.
禹,在民间通常被尊称为大禹,与尧舜并称为古代传说中的三大圣王,又相传为夏朝
的开国君主.在传说中,禹家世极其显赫,“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禹的父亲即鲧 ,
帝舜时因治水无功被放逐而赐死.禹继承其父未竟的事业,帝舜任命其官职为司空,其主要
使命就是治水.
记载大禹治水事迹的古代文献最早可见于《尚书》与《诗经》. 在青铜器 “齐侯钟”
上,可见 “咸有九州,处塥之堵” 的铭文;在 “秦公簋”和 “秦公钟”的两处铭文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0371112) 资助. 2003-08-10 收稿;2003-12-15 收修改稿.顾人和,男,1947 年
生,email:rhguten@.
增刊 顾人和:大禹治水与长江早期文明 185
也都出现过禹的名字. 近年间在香港古董市场偶然发现一件名为 “遂公”而堪称国宝的青
铜礼器,礼器当为西周中期某一代国君遂公所用.其内底部铸以铭文 10 行 98 字,字体优
美,行款疏朗,被考古学界誉为 “金文之最”. 铭文开篇即言: “天命禹敷土,随(堕)山,
浚川...” ,从该青铜礼器的断代分析可以确认,关于大禹治水文献记载的历史记录因此
而提前了 700a.
几乎每一个伟大的民族都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神话时代,神话的主人公大多具有超越自
然的力量,而神话产生的社会思想基础是万物有灵的泛神论世界观. 马克思认为: “任何
神话都是使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是 “ 通
[1]
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 ”.黑格尔则充分肯定
神话记述的史料价值,他在《美学》中指出:“古人在创造神话的时代,生活在诗的氛围里.
他们不用抽象演绎的方式,而用凭想象创造形象的方式,把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