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天助辨病辨证思想及临床运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韩天助辨病辨证思想及临床运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韩天助辨病辨证思想及临床运用 代宝坤 梨树县中医院(吉林 梨树136500) [中图分类号]R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0-5734(2008)2-0054-01 韩天助老师从医五十载,临床经验丰富,对中医内科、妇科造诣颇深。临床中他提 倡先辨病、后辨证、再论治的诊治原则,认为病是对疾病全过程的高度概括,是本 质。证是病的不同阶段的表现,病是纲,证是目,以此指导临床诊疗工作,疗效显 著。有幸从师韩老,侍诊三年,现将韩老师这一学术思想略述如下。 辨病辨证思想的由来 早在《黄帝内经》中论述的病名就有二百多个,以病名为篇名的有疟、痹、疹、 热病、痈疽等。以疟为例,根据证候不同又分寒疟、温疟和瘅疟,可为最早的辨病 辨证典范。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也是先辨病后辨证,将“辨某某病脉并治”列于 篇首。同样在《金匮要略》中也将“某某病脉证治”为题,在辨明病后,列出该病各种 不同的证,予以论治。如太阳病中风证桂枝汤主之,太阳病伤寒证麻黄汤主之;痉 病属刚痉者葛根汤主之,痉病属柔痉者瓜蒌桂枝汤主之等,皆是先辨病、后辨证、 再论治。明清之后医家多重视辨证论治,对辨证论治论述颇多而很少谈及辨病,致 使其后辨证论治大有发展,而辨病的思想在人们心中淡化。现代许多医家深入研究 中医理论.结合临床实践,又重新重视辨病的重要性,如岳美中、沈自尹等医家均 认为先辨病后辨证再论治,才是中医诊治疾病的规律。 为什么要先辨病后辨证再论治 韩老认为,病是对疾病全过程的高度概括,能够全面地从根本上反映疾病本 质、特点、转归、预后。证是疾病某一时期,某一阶段的具体表现,病是纲证是 目,证依附于病,在病的纲领下,其特点才更加明确, 脱离了病, 证的针对性就不 强, 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临床中只有把握住病,才能对变化的临床症状有一个综合 的、全面的认识。辨病就是要了解疾病的本质,以便解决疾病的根本矛盾,辨证是 要了解疾病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以助根本矛盾的解决。所以辨病是纲,辨证是目。 临诊时不能停留于辨识证候,避免本末倒置,以偏概全,务必以辨病为中心,才能 明辨本标原委,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如某病人,辨病为哮喘,辨证为热证,可选 定喘汤加减,辨证为寒证可选射干麻黄汤加减。脱离哮喘这个病,热证方、寒证方 甚多,难免被繁杂的症状所迷惑,心无定见,莫衷一是,至使选方用药朝更夕改病 无起色。若表现为雷诺现象、手足不温、下肢浮肿等症状时,辨证为阳虚水泛,治 以温阳利水,就有悖于气阴两虚这一基本矛盾。这时治疗就要另选它法,即使必须 用温阳、利水也要短时间用,或用其他药物,避免耗气伤阴的副作用。 韩老在临诊中一方面辨中医的病,另一方而更注意辨明西医诊断。他认为随着 现代医学的发展,西医对某些疾病的认识往往能完整准确地概括疾病,中医可以借 鉴。 如中医的胸痹包括现代医学中冠心病、心肌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炎,单从胸 痹很难把握疾病的本质、转归、预后,而用西医病名就能一目了然,对指导治疗也 很有帮助。但中医病名不可偏废如果单用西医病名就会陷入盲从现代医学,而将中 医几千年临床实践中许多宝贵经验丢弃,见冠心病就活血化瘀,见咽喉炎就清热解 毒,必将不能发挥中医整体观的优势。 辨病辨证的优点 首先,辨病辨证相结合论治,可以提高疗效,通过辨病可以把握疾病的本质和发展 变化规律,通过辨证可以抓住疾病现阶段的具体特点和全身内环境状态,这样对疾 病的认识就层次分明,论治疾病就针对性强。 其次,辨病辨证易于总结经验,便于学术交流和开展科研工作,如前所述,在辨病 基础上辨证,能纲目明确,经验总结也能主次分明,便于学习研究。 辨病辨证临床应用实例 病例 马某 男 41岁 患者胸胁烧灼痛,夜间加重伴失眠己多年,曾在多家医院 诊治,做心电图、胃镜、胸透等检查均未见异常。疑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给予硝 酸甘油、心痛定、潘生丁等药物治疗。诉近来疼痛加重,常于睡眠中痛醒,彻夜难 眠,饮食正常,二便调,舌暗红苔薄白,脉弦数,问其起居,病人诉常睡席梦思床并 且颈项肩背常有不适感。韩老沉思良久,认为该患者胸痛为肋间神经痛,是由于长 期睡软床引起的脊柱小关节紊乱,关节周围水肿,压迫神经根所致。中医诊断为胸 痹,辨证为督脉不舒、气血瘀阻治以舒活血止痛。处方以葛根汤加减:白芍30g甘 草10g桂枝10g葛根20g薏苡仁30g苏木l0g红花10g丹参15g怀牛膝15g郁金l0g.服药5 剂大效,胸痛明显减轻,夜间可以安睡,颈项肩背不适明显减轻。又服5剂,症状完 全缓解,之后又服7剂,巩固疗效,并改睡硬板床症状未复发。 按:本例患者症状明显,从辨证来看,胸痛为灼痛,部位固定,夜间加重,因痛失 眠,舌暗红,脉弦数,证属肝阴不足、瘀血阻络,治疗应以养阴柔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