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马原学习课件
第三节 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 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自然规律 社会规律 意识 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一)规律及其客观性 规律: 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 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 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 荀子: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前313-前238)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 康德: “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康德(1724—1804) 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唯心主义,不可知论者。 杜甫:“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712~770) 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恩格斯: “实际上,藐视辩证法是不能受征罚的。对一切理论思维尽可以表示那么多的轻视,可是没有理论思维,的确无法使自然界中的两件事实联系起来,或者洞察二者之间的既有的联系。” 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二)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 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物质。 人类社会和物质自然界一样,是运动的、变化和发展的。 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一样,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 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 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和活动实现的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恩格斯: 意识是地球上“美丽的花朵”。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一)意识的作用 意识的作用: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事物的发展通过否定实现 事物发展经过两度否定、三个环节完成一个周期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启示: 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办事,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唯物辩证法作为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客观辩证法: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主观辩证法: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 恩格斯: 所谓的客观辩证法是在整个自然界中起支配作用的,而所谓的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在自然界中到处发生作用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 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二)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唯物论与辩证法是统一的 矛盾分析法 毛泽东: 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范 畴 反映客观事物之间的 空间联系 反映客观事物之间的 时间联系 1、原因与结果 2、必然性与偶然性 3、可能性与现实性 4、现象与本质 5、内容与形式 因果关系=必然关系? 因果关系=因果报应? 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体现事物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趋势 偶然性体现事物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 辩证关系: 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 偶然性体现并受制于必然性 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相互转化 巴斯德: “ 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 现实性与可能性: 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可有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包含的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内容与形式: 内容是构成事物的要素 形式是将内容结合起来的内在结构和外在方式 既要反对形式主义 又要反对形式虚无主义 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三)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归纳与演绎 分析与综合 抽象与具体 逻辑与历史 归纳与演绎: 归纳—从许多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概念、原则或结论的思维方法。 演绎—以一般概念、原则为前提推导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 辩证关系: 归纳和演绎相互联系互为条件 归纳和演绎相互补充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10月自考13005软件工程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优质课一等奖.pdf VIP
- 英语四六级常见短语及词组固定搭配汇总.pdf VIP
- 2025年自考税收筹划真题答案.docx VIP
- 2024_2025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卷【有解析】.pdf VIP
- 2025年中国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自考树社会学概论真题及答案分析.docx VIP
- 2025-2026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模拟试卷含详解.docx VIP
- (高清版)B 3100-1993 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pdf VIP
- 6SE70系列变频器讲解及Drive Monitor调试(内部员工培训).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