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和知觉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感觉和知觉PPT

计时器 自然界昼夜交替 人体生理、心理活动周期 生物钟 2)时间知觉线索 * 颜色视觉后象 * 色盲色弱测试 * * 视觉对比——马赫带现象 * 理想的正弦波 * 熟悉声音的分贝等级 * 人耳的结构 * 嗅觉感受器 * 肤觉感受器 * 联觉——法国三色国旗 定义 基本特征 整体性 选择性 恒常性 理解性 第六节 知觉组织 选择性 整体性 你能找到图中的狗嗎? 理解性 大小恒常性 恒常性 形 状 恒 常 性 颜 色 恒 常 性 知觉的组织原则 1).接近性 2).相似性 3).连续性 4).封闭性 5).良好图形 (7)线条朝向。见图4一17。 (8)简单性原则。具有简单结构 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见图 4一18。 知觉的种类 空间知觉 深度知觉 时间知觉 运动知觉 错觉 1)深度知觉线索 单眼线索 重叠 透视 运动视察 眼睛调节 双眼线索 双眼视轴幅合 双眼视差(最主要的) * 对应的视觉生理结构 两种理论分别描述不同的加工阶段,与视觉系统中的生理结构相对应 锥体细胞 三种锥体细胞分别对特定波长范围的光线最敏感 神经节细胞 综合锥体细胞的输出结果 红-绿,黄-蓝,白-黑三个系统 * 几种视觉现象 视觉适应 适应:感受器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发生的感受性变化 明适应和暗适应 闪光融合(flicker fusion) 视觉后象 视觉对比 * 听觉 声波 物体振动 正弦波的两个基本物理特性 频率 人耳接受的振动频率是20赫兹到20000赫兹 振幅 声波强度 * 声音的心理维度 音高(pitch) 响度(loudness) 音色(timbre) * 听觉的生理基础 振动的空气分子进入耳朵,沿外耳传到鼓膜,鼓膜将振动传到中耳,三块骨头的振动引起内耳中耳蜗的振动 镫骨振动耳蜗(cochlea)基底部的卵圆窗,耳蜗中的液体使得基底膜(basilar membrane)以波浪方式运动 基底膜的波浪形运动使得与基底膜相连的毛细胞(听觉系统的感受细胞)弯曲,刺激神经末梢,将基底膜的物理振动转换为神经冲动 神经冲动通过听神经(auditory nerve)离开耳蜗,到脑干的耳蜗核,最后到达颞叶听皮层(auditory cortex) 听觉障碍 传导性耳聋和神经性耳聋 频率理论 赫尔姆霍茨提出。 观点:在赫尔姆霍茨看来,由于基底膜的横纤维长短不同,靠近蜗底较窄,靠近蜗顶较宽,因而就像一部竖琴的琴弦一样,能够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声音刺激的频率高,短纤维发生共鸣,作出反应;声音刺激的频率低,长纤维发生共鸣,作出反应。共鸣理论强调了基底膜的振动部位对产生音调听觉的作用,因而也叫位置理论。 共鸣理论主要根据基底膜的横纤维具有不同的长短,因而能对不同频率的声音发生共鸣。但人们以后发现,这种根据并不充分。 * 频率理论(frequency theory) 基底膜对声波产生同样频率的振动,引起同样频率的神经放电 问题 神经元不可能有足够的放电速度来表征高音调的声音(1000次?) 齐射原理(volley principle) 位置理论 20世纪40年代,著名生理学家冯·贝克亚西(Von Bekesy)发展了赫尔姆霍茨的共鸣说的合理部分,提出了新的位置理论。 观点:贝克亚西认为,声波传到人耳,将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动。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振动的幅度也随着逐渐增高。振动运行到基底膜的某一部位,振幅达到最大值。然后停止前进而消失。随着外来声音频率的不同,基底膜最大振幅所在的部位也不同。声音频率低,最大振幅接近蜗顶;频率高,最大振幅接近蜗底(即镫骨处)。从而实现了对不同频率的分析。 * 位置理论(place theory) 不同的频率在基底膜的不同位置上产生最大的运动 高频音最大运动区域在耳蜗底部,低频音则相反 音调的知觉取决于基底膜上发生最大运动的具体位置 * 味觉 适宜刺激是能溶于水的化学物质 味觉感受器 味蕾 每隔几天就更新一次 基本味觉 甜、酸、苦、咸 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产生其它味觉 各自的感受器味蕾,在舌上的分布也不同 舌尖——甜,舌中——咸,舌两侧——酸,舌根——苦 * 嗅觉 挥发性物质的分子作用于嗅觉器官的感受细胞引起嗅觉 嗅细胞位于鼻腔上部两侧的粘膜中,将嗅觉信息传到前额叶下部的嗅球 感受性很高——8个物质分子就可以发起一个神经冲动 嗅神经不断更新 用于侦察和定位食物,侦察潜在的危险源,交流 * 触觉 四种感觉 压力 温暖 寒冷 疼痛 * 痛觉 身体对有害刺激的反应,有害刺激指强度足以导致组织损伤的刺激(不论哪一种) 痛觉的阀门控制理论 脊髓中的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