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护理体会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护理体会
谭雯琼
(常德市第一中医院 湖南常德 415000)
【摘要】目的:总结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2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并配合精心术前术后护理。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有效210例(95.45%),无效10例。结论:术前、术后精心细致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鼻内镜手术;慢性鼻窦炎;术前术后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6-0177-02
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极易反复发作,半数患者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鼻内镜技术广泛开展,使难治性鼻窦炎治愈率明显升高。我院五官科在2013年5月~2014年5月对慢性鼻窦炎患者220例采用鼻内镜下手术,配合术后综合治疗及精心护理,临床效果良好,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20例患者男150例、女70例,年龄在26~52岁,平均年龄39岁;病程8~23a,平均15.5a。鼻内镜检查均为双侧鼻腔多发性鼻息肉,CT冠状位扫描提示,均为多发性鼻窦炎并发鼻息肉。临床表现:间歇性或经常性鼻塞,睡眠打鼾或张口呼吸,流粘脓性或脓性鼻涕及鼻出血,伴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嗅觉减退及记忆力下降,胃纳差,体重下降,易感冒等。
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常规检查后,做术前处置、剪鼻毛、药物皮试。在局麻下行鼻内镜下开放全筛或全蝶筛,开放鼻额管,扩大上颌窦自然孔,清除上颌窦内息肉,保全大部分黏膜。
术腔凡士林、油纱条或高分子膨胀止血海绵填塞,术后36~60h撤除填塞物,3~5d后每日冲洗鼻腔、中鼻道及筛窦的纤维蛋白膜,用伯克钠鼻腔喷剂局部喷鼻[2]。术后2月内患者自行冲洗鼻腔2次/d,每周或隔周复诊1次,2个月以后每月复诊1次。
2.疗效评定标准与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临床症状消失,鼻窦CT示窦腔及诸结构清晰,无黏膜肥厚及脓性分泌物为治愈;症状改善,鼻窦黏膜仍有肥厚或有少量脓性分泌物,但较术前减轻为好转;症状无改善或加重,窦腔黏膜肥厚或有息肉形成,有脓性分泌物,较术前无改善或加重为无效。
3.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常规检查:协助患者做各项常规检查,如血常规、生化八项、出凝血时间、HIV、梅毒等检验,以及心电图、胸透等检查;
3.1.2术前准备:术前一日嘱患者洗澡,剪取双侧鼻毛,男患者剃胡须;遵医嘱做抗生素过敏试验,并静脉滴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前30min口服鲁米那90mg,全麻患者肌注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5mg[1],起到镇静作用及抑制唾液分泌作用。
3.1.3心理护理:慢性鼻炎患者常病程较长,反复迁延不愈,患者对手术治愈期望很高,但对手术又有一定的恐惧性,害怕术后疼痛,又担心术后效果较差,故易焦虑、紧张,导致失眠。所以在从患者入院到做术前准备,护士必须做到热情、耐心,认真介绍病区环境,细心收集资料、做好护理评估,向患者介绍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有关注意事项及相关疾病知识、手术方法等,告诉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是战胜疾病的关键,做到让患者心中有数,放心地接受手术。
3.2 术后护理
3.2.1常规护理:对表面麻醉加局部麻醉患者,常规护理取半坐位,是鼻手术减少出血的一种体位,因头面部血管丰富,血压相对较下肢大,手术后容易出血,因此半坐位是鼻手术的常规体位。对全麻患者而言,应取全麻体位,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并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加强吸氧。对有出血倾向的患者适当冷敷,以减轻毛细血管渗透性,减轻组织水肿,减少出血及减轻疼痛。由于患者术后双侧鼻腔填塞,患者只能张口呼吸,口腔护理尤为重要。除鼓励患者多饮水外,要经常不断湿润患者口腔,减少患者由于张口呼吸而引起口干,同时也减少了因咽干引起咳嗽,加重伤口疼痛及出血[5]。对疼痛明显患者适当使用镇静剂及止痛药物。
3.2.2用药护理:a遵医嘱应用抗生素,一般3~5d;b滴鼻剂的应用:患者鼻腔内的油纱条一般于术后36~60h后取出,取出后即可点药,初期应用呋嘛液,以收缩血管,达到通气目的,后期鼻腔通气后可停呋嘛液,改点复方薄荷脑滴鼻液及氯霉素,消炎及润滑鼻腔防止结痂,避免出血。亦可应用喷雾剂,防止过敏症状。鼻腔内正确的滴鼻方法:患者平卧,肩与床平齐,头后仰下垂,使鼻孔垂直朝上。每侧鼻孔滴3~4滴,30s后向左、右偏斜各30s,然后头恢复原位保持30s,最后坐起将头前低,这样可使滴入的药液充分分布于整个鼻腔,有利于鼻窦口的开放[4]。喷雾剂的使用方法:将喷雾剂对准鼻孔,按规定喷完后,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