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全球化竞争格局与上海汽车产业战略应对 Global Competition Pattern of Auto Industry and the Strategic Response of Shanghai Auto Industry.pdfVIP
-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汽车产业全球化竞争格局与上海汽车产业战略应对 Global Competition Pattern of Auto Industry and the Strategic Response of Shanghai Auto Industry
汽车产业全球化竞争格局与上海汽车
产业战略应对
熊世伟 (上海市综合经济研究所)
【摘要】 文章立足于汽车产业全球化的背景,从研究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人手,归纳总结了世界汽车产
业全球化竞争的格局和特点,研究国内汽车产业的生产状况和区域布局,通过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分析,预测了其
未来发展走向。在此基础上,对上海发展汽车产业的比较优势进行了再认识,并提出了上海应对汽车产业全球
化竞争的战略举措。
【主题词】汽车产业全球化竞争格局
汽车产业具有高产业关联效应,是衡量一个 5.8%、英国减少lO.8%,德国汽车工业大量裁员。
国家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尺。当前,国际汽车产 与此相反,自2003年亚太地区汽车产量首次超过
业发展日新月异,竞争日益激烈,2005年全球汽车 欧美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后,2005年亚太地
产量高达6650万辆,比上年增长3.3%。汽车产区的汽车生产继续取得良好的业绩,其中中国的
量世界前4位的汽车生产国为:美国1192万辆,汽车产量增长达12.96%,继续在世界汽车生产中
日本1080万辆,德国575.8万辆,中国571万辆,
保持较高的增长率。日韩汽车企业在欧美市场也
增长12.96%。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 取得良好的业绩。可以预见,未来世界汽车产业
争,各国普遍采取了各具特色的汽车品牌战略,以 竞争格局将继续亚太、欧洲和北美三足鼎立之势。
抢占更多国际市场份额。 1.2大企业、大集团主导世界汽车市场
近年来,世界汽车工业呈现“6+3”的发展格
1 世界汽车产业的全球化竞争格局 局。2005年通用、福特、丰田、大众、戴姆勒一克莱
斯勒与雷诺一日产6家集团合计年产量占世界总
世界汽车产业竞争的实质是各大汽车集团在 产量的52%以上,汽车销售比重超过55%;本田、
实施品牌战略过程中,以品牌为载体,围绕产品研 标致一雪铁龙和宝马紧随其后。但由于欧美日等
发、市场拓展等方面的竞争。目前世界汽车产业 传统汽车市场已经饱和,上述大型跨国公司正加
的竞争态势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 速其全球范围内的兼并重组,调整升级其产品结
1.1地区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构,可以预见,未来7~8年,世界6大汽车公司的
从地区看,亚太、欧洲和北美3个地区是世界 全球份额将呈下降趋势,新兴的汽车生产国如中
汽车竞争的主要地区。2005年,全球汽车产业发 国、印度、俄罗斯等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但上
展总体缓慢,发达国家尤其是美、欧汽车制造业整 述9大企业集团主导汽车市场的格局将长期存
体下滑。其中北美地区美国汽车产量仅增长 在。
0.1%、加拿大增长o.6%;欧洲汽车销量也跌至自 1.3技术研发出现新的竞争格局
1996年以来的最低谷,其中法国汽车销量下降 世界汽车产业竞争激烈、汽车技术日新月异,
收稿日期:枷6一12一04
上海汽车2007.02 ·15·
万方数据
技术研发呈现出新的发展格局。一是大企业集团 自己最有竞争力的产品;二是市场细分进程加快;
非常重视汽车产品的技术研发,在人员配置、资金 三是许多新产品上市后降价节奏加快,价格越来
投入等方面数量庞大,其研发手段、方式等不断创 越与国际接轨;四是服务领域的竞争开始启动,很
新;二是大企业为共同利益在关键技术和零部件 多国际汽车企业巨头开始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变应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分析.doc
-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观察.doc
- 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25例临床分析.doc
- 鼻窦内镜手术治疗386例慢性鼻窦炎的临床观察.doc
- 鼻窦内窥镜治疗鼻窦炎鼻息肉可行性研究.doc
- 鼻窦增强核磁共振(MRI)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I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doc
- 鼻窦炎临床诊疗方式对比研究.doc
- 鼻窦炎口服液联合低剂量克拉霉素片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评价.doc
- 鼻窦炎合剂的体外抑菌作用探究.doc
- 鼻窦炎患者134例实施系统性护理效果探讨.doc
- 汽车产业R&D投入与自主创新能力实证研究.pdf
- 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研究及实证分析.pdf
- 汽车产品协同开发的E-learning行为演化的模拟 Simulation on E-learning Behavior Evolution in Automotive Products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pdf
- 汽车传动系动态性能试验台驱动模拟方案的控制与仿真 The control and simulation of dynamic drive emulation on the automotive transmission dynamometer.pdf
- 汽车供热通风及空调系统噪声测试与分析 Automotive HVAC Noise Measurements and Analysis.pdf
- 汽车共享对城市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Urban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of Car Sharing.pdf
- 汽车儿童安全保护的欧美法规对比及未来研究方向 Child passenger safety regulation comparison between Europe and United States and the developing trends.pdf
- 汽车内外饰件常用刮擦试验方法及应用 Scratch & Mar Testing Methods of Automotive Interior and Exterior Trim Components and the Application.pdf
- 汽车制动压力的切换PI控制方法研究 Research on Switching PI Control Method for Automobile Braking Pressure.pdf
- 汽车列车电控制动系统制动力分配的控制算法 A Control Algorithm of Braking Force Distribution for the Electric Braking System of Combination Vehicle.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