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发声训练中声腔的形成和稳定
在中国古代声乐理论著作中,关于声腔理论的阐述有很多,如元代的燕南芝庵在《唱论》中提出“声要圆熟,腔要?芈?”的声腔理念,揭示了声与腔的辩证关系。“腔要?芈?”是说歌唱的声音听起来要声音贯通、音域宽广。它包含两个涵义:一方面是声腔的“?亍保? 《说文》讲“?兀?通也”,即声音的贯通; 另一方面是声腔的“满”, 《说文》“满,盈溢也”,即声音的丰满。用今天的话来解释,就是声音在气息的支持下获得共鸣。
声腔的形成就好像乐师制作乐器的琴身。沈湘先生曾说“经过歌唱训练学到一种好的歌唱方法,就是制造歌唱乐器的过程”。①这个比喻恰如其分地把抽象的声乐训练的过程看作一个更为具体和生动的过程。具体来讲,人的嗓音类似一把小提琴。声腔(胸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和头腔)就像琴身,声带有如琴弦,小提琴要发出声音必须用琴弓摩擦琴弦,使琴弦振动引起琴身共鸣发出琴声,而人发出声音是通过气息冲击声带,并通过声腔来放大声音。从发声的整个过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琴弓和气息是发声的原动力,琴弦和声带是振动发声的音源体,而琴身和人的各个共鸣腔体是加强和美化声音的声腔。因此,原动力(气息)、音源体(声带)和声腔(各个共鸣声腔)这三者的相互关系就构成了是最简明的发声原理。其中若有一个环节发生问题都不会发出美好的声音。通过人声与小提琴的分析和对比,我们会清楚地知道,声腔形成的第一要素就是共鸣的打开,类似于琴身的制作;第二要素是歌唱气息的建立,类似于琴弓的运用;第三要素就是声腔形成后发出的美声。也就是气息冲击声带发出基音,而这个基音通过人的各个共鸣声腔的扩大后发出来的美声,类似于琴弓摩擦琴弦发出琴声,并通过琴身的共鸣发出的美妙琴声。
科学的发声训练就是声腔形成和稳定的过程,也是美化声音的过程,它不仅包含了对音色、音量、音域、共鸣、节奏、音准等方面的要求,同时,它也体现了发声训练的科学性,尤其是随着声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人们可以应用各种科学仪器来检测歌唱的过程。例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亨利#8226;诺里斯#8226;罗素(Herry Norris Russell)用X-射线探究了歌唱时各共鸣室的状态,“他发现不是非用一种特定口形才能发出某一特定的元音或音质。他总结说,当共鸣体的形状无疑左右着音的好坏的同时,共鸣体的肌质(肌肉张力)也是重要的;而喉肌的功能,实际是音响的首要决定者”。②通过罗素的这个实验,我们知道了三点:1.共鸣体形状的稳定是获得美好音色的重要因素;2.口形和元音之间不是有着必然联系的,因此通过训练,不同元音是可以在同一口形下获得的;3.喉肌是决定声音音量的关键所在。我们知道声腔形成的目的是获得声音的共鸣。从物理学原理,我们知道共鸣是存在于两个同音高的振动体之间的联系,换句话说:当一个振动体引起另一个的共振时,这种现象被称为共鸣。美国贝尔电话公司实验室用快速摄影机拍摄了一部历时42分钟的《发声――喉部振动》的科教片,它证明了“声区”的不同是由于声带两种不同的发声机能所导致的,通过音频仪测可以证明歌唱中的“高位置”的声音,实际上是由于歌唱时的获得2800―3200次/秒的“歌唱共振峰”的缘故,它是“高共振峰”主要产生于喉室、会厌及喉前庭一带。而“低共振峰”主要产生于咽腔,实际上,这种“共振峰”就是共鸣的具体的表现。在歌剧院只有共鸣的声音或者“歌唱共鸣峰”才可以穿透交响乐传到观众的耳边。人的声腔形状就像一个簧管乐器,上有头腔、鼻腔、中有口腔、咽腔、喉腔;下有胸腔。各个声腔像是从上往下的一个垂直的有机结合体。类似一个长的U形发音管,而且上端U的两条线不能交汇,而是无限靠拢,只有这样声音才能飘出去。正如明代朱权所讲的“唱若游云之飞太空,上下无碍,悠悠扬扬,出其自然”③声腔的稳定就是各个共鸣体的稳定,而可改变的腔体只有口咽腔。在发声训练中,通过学生打“哈欠”这一自然生理反射机制,打开喉咙,使喉位下沉,并向下挡气以形成一定的口咽腔共鸣。“掩盖唱法” (coperto)④就是通过加强胸部的呼吸支持,降低喉头,打开会厌,扩大喉腔,使声音得到丰富的高泛音, 笔者所讲的形成“一定”的口咽腔共鸣,是因为口咽腔共鸣还是上连头腔共鸣,下连胸腔共鸣的通道,它细微的变化都会影响到三个共鸣腔体的协调和统一。因此,声腔的稳定关键是口咽腔的稳定,正如加西亚在《歌唱艺术论文全集》所说“歌唱家真正的嘴是口咽”。人的发声器官发声时,主要是喉内肌和喉外肌起作用。喉内肌是调节声带作用的,即:喉内肌的一系列收缩和延伸将能调整声带的长度、厚度和张力度。喉外肌是调整共鸣管作用的,即:喉外肌的一系列收缩和延伸将能调整咽管的粗细和长短。声腔的形成主要是喉外肌的作用,教师应用打“哈欠”这一自然生理反射机制,让学生“打开喉咙”使喉头自然降低,这样口咽后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餐饮连锁新店选址评估表.xlsx VIP
- 第节特种陶瓷粉体制备方法特种陶瓷粉体制备方法.PDF VIP
- 幼儿园大班数学《10以内的加减法》PPT课件.pptx VIP
- 【课件】免疫与免疫规划+第二课时+免疫的功能与免疫规划课件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GBT50417-2017 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docx VIP
- 2024-2025学年酒泉市金塔县重点中学小升初数学入学考试卷含解析.doc VIP
- 飞机维护模拟训练系统.doc VIP
- DBJ51/168-2021四川省住宅设计标准.docx VIP
- [泰州]江苏泰州泰兴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招聘员额制工作人员1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频考版试卷)附带答案详.docx VIP
- DB61_T 5079-202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沿线土遗址振动控制与监测标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