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情绪和情感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6章 情绪和情感PPT

第六章 情感与情绪 ; 黑格尔曾经说过:“我们简直可以断然声明,假如没有热情,世界上一切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主要内容:;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概述;动物也有情绪; 人们对自己的祖国产生自豪感和尊严感,这又属于什么? ;2.从需要的角度看差异? 情绪更多地是与人的物质或生理需要 相联系的态度体验。 情感更多地与人的精神或社会需要相联系。;3.从发生早晚的角度看差异? 情绪发生得早(出生后一个月后)。是人与高等动物所共有的。 情感发生得晚(出生一年后)。是个体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主观体验,是人所独有的。;联系 情绪和情感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情绪的积累形成了稳定的情感;情感通过情绪得以表达。 情绪离不开情感,情绪中也包含着情感,情绪的变化反映情感的深度。  所以,有些心理学家对情绪和情感不加区分,统称情感或感情,这即为情感的广义概念。;三、情绪情感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        (一)情绪情感的生理变化 随着情绪情感的发生,有机体在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腺体活动的上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 ;(二)表情的普遍性 ;(三)表情的种类;1.面部表情;面部肌肉示意图;悲伤;恐惧、害怕;愤怒;轻蔑;厌恶,讨厌;快乐,高兴;惊讶;辨别不同表情照片的难度上有差异: 如吉特等人研究发现快乐、痛苦最易辨认;恐惧、悲伤较难辨认;怀疑、怜悯最难辨认。;2.姿态表情;3.语调表情;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把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这三种非言语交往方式,统称为体语。 ;四、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1.动力功能 情绪情感的动力功能是指情绪能够激发和指导个体的行为。 ;情绪情感对于人们的认知过程具有影响作用,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如中等强度的愉快情绪可以提高认知成绩。 消极情绪的破坏作用:如恐惧、痛苦等消极情绪水平越高,认知活动成绩越差。 积极情绪使行为开放,容易看到事物美好一面,愿意接纳事物。 消极情绪使个体感到悲观、失望,接纳程度下降,攻击性增强。 ;3.感染功能  一个人的情感可以影响别人,使之产生同样的情感.;4.信号作用 即情绪情感是一种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方式。;什么是情商?;第二节 情绪与情感的分类;一、情绪的基本形式;喜不能得意忘形; 怒不可暴跳如雷; 哀不能悲痛欲绝; 惧不能惊慌失措。; 情绪依据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可以把情绪划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1、心境: ——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持久且具有 弥漫性的情绪状态,也叫心情。 心境是健康的晴雨表。 心境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 2、激情: 激情是一种短暂的、剧烈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通常由重大事情引起。 激情常伴随明显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行为表现。 激情状态下,人自控能力减弱,常出现“意识狭窄”现象。 激情并不总是消极的,重大成功时兴奋,有很大激励作用。;3、应激: ——是一种反应模式,当刺激事件打破了有机体的平衡和负荷能力,或者超过了个体的能力所及,就会体现压力。 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3、应 激;三、情感的种类?? ?   情感是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高级主观体验,主要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1、道德感: ——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 如果个体的言行符合道德标准,个体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受到别人的积极评价。 道德标准在不同时代、民族、社会中是不同的。;?? 2、理智感: ——是指个体在智力活动中,认识和评价事物时产生的情感体验。;3、美感: ——指个体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标准下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的地方。 美感的来源: 自然景象和人类创造物 社会道德品质和行为特征;第三节 情感教育和情感调控;一、学生的情感教育;二、青少年常见的情绪性问题;1、焦虑;焦虑既无确定对象又无具体内容,有的患者则反复呈现不祥预感或期待性焦虑,总担心未来有什么不测的事情将要发生,终日忐忑不安。(杞人忧天) 症状持续6个月以上方可确诊。;2、恐慌;指对存在或预期的某种特殊物体或情境而出现的不合理焦虑。恐惧对象有某些动物、昆虫、登高、雷电、黑暗、坐飞机、外伤或出血、锐器,以及特定的疾病等。 ; 多数患者起病于青少年,有自卑感和害怕别人评论自己。如恐惧被别人注视,恐惧自己会做出丢脸的事或表情尴尬;怕自己在别人面前张口结舌;怕吃饭时有人注视自己而丑态百出;恐惧到手抖无法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