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学前儿童常用的护理与急救技术PPT.ppt

第八单元学前儿童常用的护理与急救技术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单元学前儿童常用的护理与急救技术PPT

* * 2、胸外心脏挤压法 (3)伸直手臂,借助上身体重的力量,垂直冲击性地下压,使胸骨下陷1-2CM,压后立即放松,如此反复进行。 (注意按压部位不要过大,只手掌根部接触,手指部分不要接触胸部,以免伤及肋骨;动作要有节奏,用力要均匀,有一种冲击力;放松时手掌不离开原位;按压是否有效,应以触及病儿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为准。) * * 2、胸外心脏挤压法 一般对年龄较大的儿童,应将两手重叠放置,每分钟按压60次左右;对年幼的儿童,用单手即可,每分钟按压80次;对婴儿及新生儿,仅拇指并放于胸前第四肋间水平位,其余四指托在背部进行。新生儿每分钟按压120次。 有的意外事故,会造成病儿的呼吸和心跳同时停止,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需同时进行。按压与吹气比例:单人施救 15 :2 ;双人 5 :1。中间间隔4-5秒钟。 * * 3、迅速止血法 1、创伤出血的鉴别 皮下出血 外出血 毛细血管出血、静脉出血、动脉出血(危险性非常大) 内出血(危险性非常大) 出血与止血.avi 止血和包扎.avi * * 2、止血方法 (1)一般止血法 应用于小伤口的外伤出血,具体操作如下: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局部,洗去异物,然后用双氧水或酒精从里向外消毒,如头部或其它毛发较多的部位受伤应先剃去毛发,涂红药水,盖上消毒纱布块,用绷带包扎紧,以不出血为宜。 * * (2)加压包扎止血法 伤口较大,出血较多时用消毒纱布。干净毛巾、棉布等,折成比伤口稍大的垫子盖住伤口,然后用绷带或三角巾加压包扎,达到止血的目的。 * * (3)指压止血法: 指压止血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临时性止血方法,它是根据动脉的走向,在出血伤口的近心端,用于指压住动脉处,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 面部出血——压住双侧的下颌角;太阳穴——耳朵前面对着下颌关节处;腋窝、肩部——锁骨凹处的动脉;前臂——肘窝处的肱动脉;手掌、手背——腕关节内的挠动脉;手指——将手指屈入掌内成握拳状;大腿——屈起大腿,压迫腹股沟中点的股动脉;脚部——踝关节下侧脚背面的动脉 * * 动脉分布图 * * 指压止血法示意图 * * 二、幼儿园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与处理 (一)简单性创伤 1.擦伤 2.扎伤 3.划伤与割伤 4.挤伤 * * (二)鼻出血 孩子鼻出血时,可先让其坐起,头微向上仰,用拇指和食指按住其双侧鼻翼,一般5—10分钟出血大多止住,同时可用冷毛巾敷头部及鼻子周围。 若出血较多时可用脱脂棉、纱布卷堵。 注意:出血后短时间内不能用力揉鼻,不能做剧烈运动。 * * (三)咬伤、蛰伤 蚊虫等叮咬 毒蛇咬伤 被蛇咬伤后,注意观察伤口,如伤口仅见成排的细小牙痕,则该蛇大多无毒。如在两排牙痕的顶端有两个特别粗而深的牙痕,则很可能是被毒蛇咬伤。 * * 蛇咬伤的处理 一旦发现被毒蛇咬伤,应立即用较宽的带子勒住伤口的近心端(距伤口5cm),每隔15~20分钟放松1、2分钟。并使孩子少动,以免毒液向全身蔓延。 紧接着用清水或盐水冲洗伤口,将留在表面的毒液冲走。用刀片以伤口牙痕为中心,划个十字切口,并用手挤伤口,使毒液流出,这样反复几次,使毒液流净,将结扎带子解开,立即内服和外敷解毒蛇药,迅速送医院治疗。 * * 狗咬伤 1.一般情况下很难区别是否被疯狗咬伤,所以一旦被狗咬伤,都应按疯狗咬伤处理。 2.被狗咬伤后,要立即处理伤口,首先在伤口上方扎止血带(可用手帕、绳索等用),防止或减少病毒随血液流入全身。 3.迅速用洁净的水或肥皂水对伤口进行流水清洗,彻底清洁伤口。对伤口不要包扎。 4.迅速送往医院进行诊治,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破伤风抗毒素。 * * * * * * (四)异物入体 1.眼部异物 2.鼻腔异物 置入较浅的异物:让小儿将无异物的鼻孔按住,用力擤鼻涕;或用羽毛、纸捻等刺激鼻粘膜,引起幼儿打喷嚏。 上述方法无效,应到医院处理。 * * 3、喉、气管异物 在我国,每年有近5万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而死亡,其中因吞咽异物或气管异物阻塞等引起意外窒息而死亡的儿童有近3,000名。 为什么儿童容易发生异物吸入气管的意外呢?这是因为小儿的气管与食管交叉处的“会厌软骨”发育不成熟,当小儿口中含着食物说话、哭闹或剧烈运动时,容易将口内含物吸入气管内引起阻塞以致窒息。 * * 3、喉、气管异物 一旦发现喉部、气管异物时,要立即进行急救. (1)拍背法:速将小儿抱起,头低脚高,拍背,经上述处理,可使夹在喉部的异物咳出; (2)催吐法:用手指伸入患儿口腔以便刺激舌根催吐,适用于较近喉部的气管异物。 * * (3)胃部迫挤法(海氏冲击法 ) 救护者从后方搂住小儿的腰,用右手大拇指的背部顶住上腹部,左手重叠于右手之上,间断地向上、向后,冲击性地推压,促使横隔肌压缩肺,产生冲击气流,将气管异物冲出。若患儿昏迷,则可让其仰卧,进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