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第三章 第四节侵犯与利他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讲第三章 第四节侵犯与利他PPT

(1)对利他与助人行为的理论解释 利他行为(Altruism)是指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表现出志愿帮助他人的行为. 而助人行为指一切有利于他人的行为,包括期待回报的行为。 不同的理论对利他行为的解释不同: 社会生物学(Sociobiology) Wilson认为,任何遗传上具有高生存价值,即有助于个体持续生存的决定性特质,往往具有向下一代遗传的倾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具有该特质的个体比不具该特质的个体较易持续生存下去,并且产生较多的后代,而每一个后代也将具有该特质。依次类推,具有该特质基因的团体将在该物种中占多数,从而形成团体优势。在Wilson看来,利他就是这样一种特质。 社会进化论   在人类文化与文明的历史发展中,人类将选择性地进化本身的技能、信念和技术。因为助人与利他行为是遍布于整个社会的行为,因此它们也在进化中得到了提高,并已成为社会规范的一部分。社会进化论认为有三种规范对亲社会行为很重要:社会责任规范,相互性规范和社会公平规范。   社会进化论认为有三种规范对亲社会行为很重要:   社会责任规范   相互性规范   社会公平规范 学习理论   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关助人行为的规范的掌握是学习的结果。在学习过程中强化和模仿很重要,儿童会模仿父母或他人的助人行为,并把它融入自己的生活中,而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助人行为也有较大的影响。 (二)两类情境的利他行为 一类是非紧急情境下的利他行为 另一类是紧急情境下的利他行为 雪中送炭 锦上添花 非紧急情境下的利他行为 日常生活中 照顾孤寡 老人 紧急情景下的利他行为 艰难的时刻, 我们有人民的子弟兵 (三)两种取向的利他行为 (2)利他行为的动机过程    1、利益    2、代价    3、个人烦恼    4、他人评价    5、自我评价    6、移情 看到她坚强的笑容,谁能不去帮助? 三.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 (一) 情境因素 他人的存在:   他人的存在会使人们的助人行为受到抑制,产生所谓的旁观者冷漠现象。   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效应 冷漠行为的旁观者效应: 他人起观众作用 他人起榜样作用 他人存在起责任分散作用 角色期待 人际信任状态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 一位老人像布娃娃一样被汽车撞倒,肇事汽车逃逸,老人倒在都市繁忙的街道上毫无知觉。从他身边走过的路人惊讶之余却不施以援手;一辆经过的汽车短暂停下后绝尘而去;一名骑着踏板车的男性在老人身边绕来绕去,最后还是不管不问地离开。以上这一令人心寒的场面就发生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首府哈特福德。 (三)暴力电视与家庭教育   从儿童收看电视节目内容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来看,与家庭教育不当很有关系,儿童的父母在这方面有各种各样的表现。 2001年1月24日晚11时30分,郑州市16岁的少年张璐璐在回家时发现父亲又在毒打小妹。在张的家里,父亲打孩子早已成为两代人主要的情感表达方式,但这次,少年再也忍不了了。于是他将42岁的父亲张书慧一刀捅死。在医院里,张璐璐对民警说:“你们回去吧,我自己做的自己当。”随后,张璐璐亲手为父亲穿上寿衣,去派出所投案自首。 2001年农历正月初三(1月26日)抚顺市东湖区一11岁小儿,因恼恨母亲缴走自己的压岁钱,先是拽住其母头发挥拳就打,后又一刀将其捅死。面对警察盘问,小儿煞有介事地编造了一个个谎言。当谎言被揭穿后,此子一拍胸脯,说道:“进去就进去吧,能咋的?” 2001年3月份,西安警方就破获了一个以绑架、抢劫、伤害为手段连续作案的青少年黑社会团伙“山合社”,这个团伙自2000年11月份成立以来已作案20多起。他们还有所谓的“山合社”章程,里边有11条组织结构和纲领。据被捕的6人交待,他们经常看暴力录像,他们的组织就是模仿香港某影片成立的。 同年3月份,湖北恩施市公安局红土乡派出所捣毁该乡某民族中学具有黑恶性质的学生组织“太阳帮”。这个帮已成立一年多,其成员均是该校初中一、二、三年级的学生,有77人,学生们推举的所谓“帮主”竟是该校一初三学生。该学生组织制定了《本团密要》,其中的第5条这样规定:“……在必要时,要出手毒辣。不要心慈手软,不能感情用事。” 暴力的基础就是对生命的极端漠视,这是值得更深探究的问题,其中也有与暴力文化相关联的部分。现代影视作品在不断追求血腥场面极端真实、极其刺激的同时,也使暴力虚拟化了,使人们产生了再暴力的东西都与人类感受无关的错觉。如今孩子们喜欢玩的电子游戏更夸大了这一点。现在的电子游戏一般内容都是格斗、射击、打杀之类,在游戏中可以尽情使用暴力,因为在虚拟的世界里没有真实的受害者。 浙江校园暴力升级:学生组团买枪对抗黑社会 2001 -05-10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