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与心态史学.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唯物史观与心态史学

维普资讯 (《探 索与争鸣 1990年第 5端 ) 唯物史观与心态史学 程 伟 礼 ③ @ ⑦ @ @ @ ⑩ 本文拟对唯物史观 心态史学的关系作一初步的探讨 。 心态史学,在西方X税:心理历史学派。过一学派运用心理学方法和成果研究历史上 人们的心理状态。作为 “新史学 的一个分支,心态史学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维科的 新 科学》及黑格尔青年刚代 的有关研究。 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这一事件标志着 自16世一 纪开始的心理学从哲学中脱颖而出的进程得 以完成。从此,心理学不仅成为一门独立的r 实验科学,而且对人的心理把握也开始 由单一的科学实证方法而走向全面的文化体验 。 心理学的辉煌成就给当时的思想界以巨大的启遭和诱惑。翥大利思想家维科在 新 科学 中强调,生活的本质是感觉、意欲和思考}德国哲人赫尔禧论述了历史发展中民 族精神的存在与巨大潜能。异常看重历史理性狡计的黑格尔也不 由自主地关注专制政体 中人物的心理状况,竭力谴责腐败的专制君主的嬖臣 “天性中的卑躬屈节和暴虐 。生 命哲学的创始人狄尔泰在 青年时代的黑格尔》一书中指出,人类历史可以由一系Yl,fe 理世界观表示 。 心理学的成功鼓舞着人们将心理学方法运用于史学研究,从而引起传统史学 的变 革 传统史学所注意的几乎只是个别精英人物和一系列重大政治事件 以及宗教,政治、 :喜3克罗齐: 《 史学韵理论与宴际势,第2员。 张文杰等编译 磊代谣方历史哲学译文集》,上海译文出菔社1984年版,第15B—l59页 爱德华 ·霍列特 ·卡尔: 所史是什么? ,商务印书馆1981年腹,第23页。 自寿彝主编: 《史学 论 ,宁夏^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1页。 硝昌五、居建文t 《弱史学概论 ,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 1贡。 王也榜, 《 史‘掌鬣论’与 史‘学学’膏,载 《光 明 日报 1984年lO月l7日。 葛懋春 项甄奇: 《漫谈历史科学概论的对象和体系垮,载 文史哲捧】目B5年第2期 葛懋春 、谢_车书: 《历史科学握沧 ,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葛版 。 见 复旦学报01985年弟1 。 黑播尔: 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苇39页。 马克思恩格新全集 卷2O卷,第577页。 州 宁全集 第14卷,第1t2页。 (作者工作单位 华,末师土历 吏幕 ) 一 35一 维普资讯 {至济制度的变更等,而很少对与政治权力 缘的、受制于这些权力的普通社会 民众感兴 趣。心态史学的崛起,则注目子被忽视的和被统治的广大社会阶层的群体心理现象对于 历史变迁的重大作用和深远影响。他们侧重于这用诸多心理学方法探讨历史上各种社会 集团、各种阶层、各种类型的人的种种动机,以及这些动机对社会历史运动过程所产生 的影响 。 在当今时代列唯物史观的种种误解中,莫过于这样一种误解是最违背马克思、恩格 斯创立唯物史观的初衷的,即把唯物史观理解为拒绝研究一切历史行动的动机的思想学 说,以为搬弄几句关于历史决定论和历史必然性的结论就是坚持唯物史观的 全部 涵 义 了。 诚然,马克思、恩格斯一贯批判 旧唯物主义历史观 “按照行 动 的动 机 来判 断 一 切”,但他们认为旧唯物史观不彻底的地方不在于承认精神的动力,而在于不从这些动 力进一步追溯到它的动冈①。所以,唯物史观并不拒绝研究历史的精神动力,并不拒绝 研究历史行动的动机 。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们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 自己的、自觉期望的 目的而创造 自己的历史,却不管这种历史的结局如何;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 世界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