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燕崖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docVIP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燕崖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燕崖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

班级 姓名 等级 一、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写在表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将“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并由此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2、小说《封神榜》中有关“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描写,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这与哪一位统治者有关? A、夏王桀B、商王纣C、周厉王D、周幽王 3.“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反映了西周 A.实行禅让制 ? B.实行分封制?? ??C.确立世袭制 ?? D.推行郡县制 4、从晋国分裂出来的三个诸侯国不包括 A.韩国? B.宋国? C.赵国? D.魏国 5、历史上有一个“徙木为信”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 A.伊尹? B.姜尚? C.管仲? D.商鞅 6.在战国“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诸侯中,地理位置处于最北面的是 A.楚? B.魏? C.齐 ? D.燕 7.成语“退避三舍”与下列哪次战役有关 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城濮之战? D.长平之战 8.战国时期发生的著名战役有  ①城濮之战 ②桂陵之战 ③马陵之战 ④长平之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在战国时期,秦国逐渐强大,经过之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与秦抗衡( ) A.牧野之战 B.围魏救赵 C.桂陵之战 D.长平之战 10、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具,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青铜农具 ②石斧 石锛 ③六角形铁锄 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①③D、②③① 11、下列属于“三星堆”文化代表的是( ) ①司母戊大方鼎 ②青铜立人像 ③四羊方尊 ④青铜神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2.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期,是因为( ) A.战争频繁B.诸侯争霸C.新旧制度更替D.百家争鸣 1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半坡原始居民    B.黄帝时代    C.夏朝    D.商朝 14.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据说来源于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15.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是  A.华佗        B.张仲景     C.扁鹊    D.李时针 16.孔子死后,他的弟子们把他的言论整理成下面哪一部书( )。 A.《春秋》 B.《尚书》 C.《论语》 D.《礼记》 17.下列思想家属于同一个学派的是( )。 ①孔子 ②墨子 ③庄子 ④荀子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8.“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提出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一观点符合今天的 ( )。 A.发展的观点 B.保护环境的观点 C.休渔政策 D.“仁政”的观点 19.战国时期,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思想家是( )。 A.孟子 B.孙武 C.韩非 D.董仲舒 20.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早在战国时期,秦国曾在岷江修筑过类似的水利工程,至今还发挥着防洪灌溉的巨大功能。这项工程是 A.郑国渠 B.都江堰 C.灵渠 D.黄河 二、材料题: 21.识读右图,回答问题 (1) (2))(4)该制度的实行有什么作用? 22、阅读下列材料: ?霸道通宵论,强国先富民。令规传万户,徙木赏千金。 ?十载游羊地,三年悍将林。称雄当做首,变法古标今。 (1)这首诗歌赞颂的人物是谁? ? (2)诗中与右图相关的一句话是什么? (3)说一说使诗中划直线部分现象出现的原因。 ? (4)最能证明划波浪线部分历史事实的是: ? (5)诗中哪一句评论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最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 23、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①上述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 ②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 ③管仲相桓公有何结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