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docVIP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导学案 1、了解自三国末年至南朝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和这一时期我国江南经济发展的概况。 2.通过本课学习,综合认识头绪纷繁和较长时段的历史过程,把握其发展线索的能力有所提高。 3.热情投入学习中,体验学习的快乐。通过对江南开发史实的学习,认识不同地区的交流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物质文化发展的重要贡献。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先阅读一遍课本,思考预习案中的问题,把答案用横线标划在课本上,注意写上提示语。 2.请在【我的疑问】中写下预习中的困惑,课上与大家共同探究。 3.预习完成后默写该课的知识树,实在想不起来的可以看课本,用红色笔补充。 预习案 请思考: 1、西晋、东晋建立的时间、人物、都城及灭亡? 2、淝水之战的时间、双方、结果分别是什么? 3、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条件、原因、概况、重点区域及影响? 我的疑问、我的补充 ——请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你知道的精彩东西补充下来,准备课堂上与老师同学探究分享。 探究案 1、淝水之战前秦失败的原因?给了我们哪些认识? 2、见课本112页活动与探究1? 【络建构】(请用你喜欢的方式构建本节的知识树,注意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当堂检测】 以下组合选项中,属于以少胜多战役的是( ) ①马陵之战 ②赤壁之战 ③官渡之战 ④淝水之战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④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 ) A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B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策略 C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 D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3、三国结束的先后顺序是( ) A魏蜀吴 B蜀魏吴 C吴蜀魏 D蜀吴魏 4、西晋和东晋的建立者分别是( ) A司马懿和司马昭 B司马昭和司马炎 C司马炎和司马睿 D司马炎和司马昭 5、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提到了永 嘉五年(311年),中原人民纷纷南迁江南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主要是因为( ) A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B北方战乱频繁 C北方统治者残暴 D南方经济发达 6、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不包括( ) A修建水利工程,荒地变成良田 B江南种植水稻,稻田使用绿肥 C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 D福建、广 东等地还未得到开发 【时文阅读】 十六国 公元304年至公元439年(西晋永兴元年至北魏统一),南至今淮河,北至阴山,西至葱岭,东至东海,东北至鸭绿江下游以北,西南至澜沧江以东,相继建立了十六个分裂 割据政权。即西晋永兴年建立的成(巴氐)、汉(匈奴),西晋亡后建立的前赵(匈 奴)、后赵(羯)、前凉(汉)、前燕(鲜卑)、前秦(氐)、后秦(羌)、后燕(鲜 卑)、西秦(鲜卑)、后凉(氐)、北凉(匈奴)、南凉(鲜卑)、南燕(鲜卑)、西凉(汉)、夏(匈奴)、北燕(汉)。此外,还有冉魏(汉)、西燕,但没有包括在内。汉和前赵算一国,史称十六国时期。而入主中原的五个主要部族即匈奴、羯、鲜卑、氐、羌,史称五胡。习称五胡十六国。 淝水之战有关的“投鞭断流” 据北魏.崔鸿《前秦录》载,东晋孝武帝太元年间,前秦苻坚统一北方后,决心调集百万大军,乘势一举消灭东晋,统一全中国。苻坚召集群臣商议,但大臣们多不赞成,其中有一位名叫石越的下属劝阻说:“从星象来看,今年不适合南进。何况晋据著长江的险固,其君王又深获人民拥戴。我们不如暂时固守国力,生产整军,等晋内部松动,再伺机攻伐。”苻坚很不以为然地说:“星象之事,不尽可信。至于长江,春秋时的吴王夫差和三国时的吴主孙皓,他们都据有长江天险,最后仍不免灭亡。现在朕有近百万大军,光是把马鞭投进长江,就足以截断江流,还怕什么天险?”苻坚不顾大臣们反对,执意出兵伐晋,亲自率领八十万大军,逼临淝水,准备攻打东晋。东晋派大将谢玄、谢石带领八万精兵抗敌。苻坚轻敌,想凭藉优势快攻,却遭到晋军顽强抵抗,并在“淝水”被晋军打败,前秦从此一蹶不振。后来“投鞭断流”这句成语,就从原文中“吾之众投鞭於江,足断其流”演变而出,后用来比喻军旅众多,兵力强大。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第3页(共3页) 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