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乡土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摘要]云浮南江文化是打造地方特色文化的三大品牌之一,南江文化以具有地方特色的古祠庙、古民居等乡土建筑为主。要保护好乡土古建筑,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方针,并建立以政府指导、群众参与的保护体制,使乡土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
[关键词]乡土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4-0061-02
一、云浮地区古建筑的特点
云浮是古代百越族聚居地,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百越族逐渐与中原移民融合,以中原文化为根基,构成了特殊的岭南文化。他们长期过着以家庭为核心的集体生活,多次迁移和重建家园的劳动,培养了他们刻苦耐劳的性格和一定的“山地意识”,恪守“勿忘祖宗言”的谚训。这些“衣冠望族”的后裔辗转迁入粤西后,仍念念不忘祖宗盛德,常以家谱、族谱、堂联等方式向子孙宣扬本家族的荣耀。他们以族团为单位而居,祖屋大门楣上都有本族堂号,大门两侧贴有堂联,表明自家是某某望族的后裔,决心光宗耀祖、重振家声等。他们克勤克俭,尊师重教,秉承了中原“书香门第”的特质,在长期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中不断显露出非凡的智慧,所建的房屋设计华美,装潢精致,辉煌夺目。
保存较好的云浮古民居有位于西江边的郁南连滩、泷水河畔的罗城,云雾山下的云安铁场、大田头、十八坑等地。这些古民居大部分都属明、清时代建筑。这些古建筑具有以下特点:
其一,建筑规模大,占地面积一般为100~700平方米不等。大屋布局外部封闭,内部以纵横巷道连系,中间以天井作间隔及取光,这种布局适合聚族而居。
其二,平面布局以方块为主,一般采用纵向三、五、七座排列,台基由前往后逐级升高,两侧各有一排或两排厢房(两排俗称双登带),有的置有前后院,横向有一座三门,多至首排三座七门,外加围墙、花厅、轿厅、后花园等,构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体。
其三,前后墙与侧墙建造高大的封火山墙,俗称镬耳,镬耳造型多样,具有防火作用,但主要用来装饰,配以各种灰塑图案,讲求装潢,美观而神秘,具有曲线动感美。
其四,灰塑艺术极为精湛,出神入化,题材、画面生动,彩色与画面在岭南堪称一绝。建筑物的脊下山墙、墀头、廊门头、檐下均有灰塑,有壁画式、图案式,造型千姿百态。
其五,大厅以及各厢内墙瓦面下都用白灰批出一条画带,用以绘制壁画或书写诗词、歌赋、家规、祖训,画面生动多样,色彩艳丽,采用传统工艺和矿物、植物等天然颜料,不易褪色。
其六,建筑物的檐板、斗拱、雀替、驼峰、屏风、神楼等木雕花板,以及内外石雕、栏板、柱础、砖雕、陶塑、木雕花窗等互相衬托,争奇斗艳,表现出粤西地方所特有的艺术特色和独特风格。
云浮遗存的大量明、清古建民居,是一种尚未被开发和利用的旅游资源,是最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宝库。这些古建筑的石雕、砖雕、木雕、彩绘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优美的历史画卷,蕴涵着深厚的人文精神。这些文物古迹应引起各方人士的关注,加强保护、维修、开发和利用,使之成为一颗璀璨的艺术明珠。
二、云浮地区乡土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系统工程,也是新形势下的一项重大任务。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积极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各级政府和文物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近年来,笔者在文物普查中发现新农村建设的体育、娱乐设施用地理念错位,一些村庄以“破旧立新”来取得用地,而所“破”的旧,大部分都是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古建筑。散落在乡村的古建筑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着拆、迁、整、改等种种危险。自然和人为损毁现象也十分严重,因为这些古建筑都是老祖宗所建,到现在已繁衍成人口众多的族群,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家户户建新房,难免产生了弃旧喜新思想。祖宗遗留下来的建筑无人管理,更谈不上维修了。一些古建筑已是断壁残垣,除了透露着历史沧桑的信息外,已无法见到完整的历史文化内涵。一些较完整的建筑也因无人维修而岌岌可危。如郁南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药王庙,由于当地没有充足的维修资金,所以损坏多年未能修葺,现已危在旦夕。这些都反映出文物保护工作的严峻性。为此,各级人民政府、文物工作者在新形势下,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新措施、拓展新思路,积极探索文物保护的新路子。
三、乡土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
(一)开展祠堂文化
云浮市于1998年就提出开展祠堂文化活动。罗定市率先在祠堂开展各项文化娱乐活动,由于人们意识到这个活动场所的重要性,所以就重视对场所(祠堂)的维修保养。我们在文物普查中发现,祠堂的保护较古民居保护更容易实施,究其原因,主要是祠堂自身的文化及其功能因素:其一,祠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