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辛亥革命前中国留日学生活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辛亥革命前中国留日学生活动   [摘要]辛亥革命以前的中国留学活动中,以留日的学生人数最多、规模最大。本文对辛亥革命前中国学生选择留日的原因、日本政府及国民对待中国留学生的态度以及留日学生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及原因等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辛亥革命;留日学生;中国革命   [中图分类号]K25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8-0022-02      鸦片战争以后,清朝天朝上国的尊崇不再,接踵而至的战败和随之而来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一直对本国文明有着无上优越感的中国人备感屈辱,国内开始出现学习西方的热潮。从翻译热潮到留学运动,为了改变被奴役的命运,救亡图存,无数的爱国志士寻求各种可能的救国途径。而清末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留日活动,对当时中国造成的影响尤其突出。      一、中国学生选择留学日本的原因      中国学生留日始于甲午战争之后。光绪二十二年(1896),清政府首次派遣留学生13人抵达日本,日本政府在东京神田区专门为他们办了一所学校。(1)自此以后,各省地方政府也开始陆续派遣留学生赴日,到1899年,在日本的留学生超过了100名。20世纪初更是有大量的自费留学生,不仅有青年,甚至还有老翁、幼童和女子,盛况空前。到1902年,留日学生已经有四五百名;1903年,达到1000多人;而1906年最多,有8000人。以后虽有所下降,但在1911年,仍然有4000人左右。(2)   中国学生去国外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习先进思想、技术等,而日本在这些方面都是从西方学来的,而且中国最早接触的也是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文化,那么为什么大量的中国学生不选择去西洋留学而要去日本呢?究其原因,首先是交通的便利。日本与中国相距不远,而且在甲午战争以后,交通非常方便,路费也很低廉。张之洞在《劝学篇》中也提到:“至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洋。一路近省费,可多遣;一去华近,学生毋忘其国。”(3)其次,日本政府为了笼络清政府,缓解甲午战争以来中日间的敌对情绪,希望通过留日学生培养亲日势力,从而扩大对华的政治、文化影响。因此,采取了主动吸引中国学生的政策,如设立专门接收留学生的学校、给留学生提供留学经费等。中国学生选择去日本留学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近代中日两国国情相近,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改变了落后的状况,摆脱了民族危机,而中国却屡遭失败。这种对比极大地刺激了晚清政府和中国的知识分子。   另外,在两国的历史上,一直都是日本向中国学习先进的知识技术和制度,而在甲午战争后,这种局面逆转,战败的耻辱使国人开始思考了解学习日本的必要性。于是,很多有志青年东渡日本寻求近代化之路,而一些开明的大臣如张之洞等也上书要求政府向日本派遣留学生。      二、 日本政府与国民对待中国留学生的态度      (一)日本政府的态度   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军政人员中就有人游说中国高官,极力说明中国人有必要去日本留学。亚同文会会长长岗护美子爵来到中国,劝说南北各省派遣文科留学生;日本陆军参谋本部福岛安正和宇宫太郎访华,游说张之洞、袁世凯、刘坤一和岑春煊等人,希望他们派遣陆军留学生。日本社会名流也在国内鼓吹接纳中国留学生。有人说:“自唐以来,日本饮食、衣服、起居、学习之事,皆中国所赠。”日本现在培养中国留学生,“亦以报往日之赐”。1898年3月,日本驻华公使矢野文雄对总理衙门称,为了增进中日友谊……日本愿意负担200名中国留日学生的经费。(4)   随着留日学生的逐渐增多和民族意识的逐渐增强,各种学生团体先后建立,学生运动也时有发生。日本政府对此开始感到不安和恐惶。1905年11月2日,为抑制中国留日学生中日益滋长的革命情绪,日本文部省颁布了《关于准许清国人入学之公私立校之规程》。其中第九条、第十条和第十五条专门规定:学校应保证对留学生进行管理;学校要监督学生的行为,拒绝可疑的人入学;中国留学生均需由中国驻日公使出具证明才准予入学。这些规定引起留学生的不满,他们举行大规模的罢课运动,甚至大批学生集体归国以示抗议。   (二)日本普通国民的态度   在日本,不乏情操高尚的学者和教师对留日的中国学生热心给予教育和帮助,但是更多的却是对留学生的轻蔑和歧视。   近代以前,中国一直是日本人前往留学的国家,中国文化一直为日本人所向往和仰慕。但是,甲午战争以后,日本人态度翻然改变,开始蔑视中国人。日本当政者的国家优越感及其对中国的轻蔑态度,影响着一般的日本国民。鲁迅留学日本时,周围的日本同学认为“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5)而一般日本人对待中国留学生的态度更是不堪。      三、 留日学生与中国革命      近代中国革命与留日学生密不可分。辛亥革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