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羌塘高原:调查藏羚羊
自从1999年中国政府发布了《藏羚羊保护白皮书》之后,西藏、青海、新疆相继设立了羌塘、可可西里、阿尔金山三大自然保护区,大力打击盗猎活动,加强了对藏羚羊的保护。五年过去了,藏羚羊生存危机有没有缓解?2004年初,国家林业局要求西藏、青海、新疆三地林业部门提交报告。为此,国家林业局决定对目前藏羚羊的种群数量、分布区域、迁徙习惯以及生活习性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科学调查,于是才有了这次大规模藏羚羊科学考察活动。
北进羌塘
藏北羌塘自然保护区是藏羚羊的最主要生活栖息地,根据90年代初的国内外专家的估计,大约有70%的藏羚羊生活在这里,保护区的面积也比可可西里保护区大六倍左右。这次藏羚羊科学考察活动选在9月开始,主要是因为藏羚羊习惯在西藏、青海、新疆三地交界的这些地带长途迁徙,只有在9月才相对比较固定。科考队一行七人,队长是西藏林业勘查研究院院长刘务林,从事野生动物保护、研究长达20年,先后12次进入藏北无人区进行科考活动。
9月21日,科考队带着高精度地形地貌图、全球卫星定位仪、帐篷,乘坐三台越野车,从拉萨出发,北上进入羌塘自然保护区。羌塘,藏语的意思是“北方的空地”。这块空地比整个长江三角洲面积总和还要大。海拔平均在4800米以上,气候寒冷,人迹罕至,因此成为藏羚羊的乐园。
进入羌塘自然保护区,三辆越野车在辽阔的高原上显得特别渺小。在这里,让人感受最深的是静谧,除了风声,听得最清楚的就是你自己的喘息声,强烈的紫外线、冷冽的寒风给每一个生活在高原上的人脸上留下深深的印记。刘务林队长告诉我们:“这个地方海拔很高,气候寒冷,对人来说,是不容易生存的,所以在羌塘的很多地方还没有人居住,是无人区。但是对于藏羚羊来说,这样的环境对他们来说,很舒服。我们这次科考的任务是了解藏羚羊的种群数量、分布以及生活习性,给政府保护藏羚羊提供依据。”
驱车在羌塘高原奔行了整整一个上午,以行进路线周围两公里为观察范围。队员们不断下车观望,但除了展现在眼前的草地、湖泊和雪山以外,没有发现任何野生动物。为了成为第一个发现藏羚羊的人,科考队员都不禁睁大了眼睛四处望,可是车行近500公里,已经接近羌塘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地带,却仍然没有看见藏羚羊这个高原精灵的影子。
班戈的困惑
我们跟随考察队到达了羌塘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地带班戈附近,这里曾经是藏羚羊自由奔跑的地方。不过,那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调查表明藏羚羊的分布范围尚未完全恢复。
在牧民次仁家,我们询问关于藏羚羊的情况。次仁说:“我小的时候,这个地方可以看到藏羚羊,后来经常有人开车来打它们,最近几年看不到了。在藏北牧民的传说中,藏羚羊是大雁的好朋友,大雁飞到哪里,藏羚羊就会跑到哪里。”
于是,考察队顺着大雁飞行的方向追随了整整两天,却没有看到一只藏羚羊。在青藏高原无人地带,藏羚羊自由自在地生活了上百万年,但是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贪婪的盗猎团伙在巨额利润的驱使下,疯狂猎杀藏羚羊。上百万只规模的藏羚羊,一下锐减到几万只。藏羚羊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的罪魁祸首就是“沙图什”披肩。这个词来自波斯语,意思是“羊绒之王”。一条上等的“沙图什”大概需要三头藏羚羊的羊绒,在黑市上卖到3.2万美元。要得到藏羚羊的绒毛,惟一的方法就是杀羊取绒。也就是说,这个小小的披肩,代价是三只藏羚羊的生命。这就是在20年前牧民能够看到藏羚羊出没的地方,在20年后我们却看不到它们一点影子的原因。
邂逅藏原羚
寻找了五天,我们没有见到藏羚羊,却遇到了藏羚羊的亲戚藏原羚,科考队员大喊:快拍呀,快拍呀!终于第一次看见藏原羚两只长角直指天空。因为屁股上有一种奇特的标记,藏原羚被人称为高原上最有“爱心”的动物。由于藏原羚肉不好吃,皮不结实,羊毛也不够柔软,因此,很少有人去猎杀它们,尤其在自然保护区划定之后,藏原羚数量增长更加迅速,对人也没有什么恐惧感。由于藏原羚和藏羚羊的食性差不多,栖息地也是交叉的,因此,科考队认为,在藏原羚出现的地方,很有可能会出现藏羚羊。随后,我们决定在附近湖边宿营,明天向北出发,继续寻找。
在羌塘高原上,日出的时间一般在8点左右,收拾完帐篷,远处的黑颈鹤已经在翩翩起舞,展示出优美的舞姿,似乎在欢送我们。向北走了一上午,什么也没有发现。出来五天了,走了将近一千公里的路,不要说发现藏羚羊的栖息地,现在连一只藏羚羊都没看到,让人多少有点垂头丧气。
科考队队长刘务林似乎在草地上发现了什么。他指着一种草向我们说:“一般情况下,藏羚羊对这种草很感兴趣,这种草的营养价值很高,我感觉这里有,尤其是这个,小藏羚羊很喜欢吃。藏羚羊一定在附近的什么地方等着我们。”
尼玛终现藏羚羊群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