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谈嘉峪石砚.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嘉峪石砚   [摘要]嘉峪石砚产于甘肃省嘉峪关市的嘉峪山。嘉峪石砚以其坚润的石质、绚美的色泽和独特的工艺蜚声海内外,是古今中外书画家的案头珍品。嘉峪石砚制作工艺既继承了传统的精细秀逸,又渗透了现代的明快简洁,形成了独特的风格。随着时代的变迁,嘉峪石砚面临的困境引起了嘉峪关市有关部门的重视。在一系列政策扶持下,嘉峪石砚再获新生、重放异彩。   [关键词]嘉峪石砚;制作工艺;玉文化   [中图分类号]K87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4-0034-02      嘉峪关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文化和长城文化的交汇点,因举世闻名的“天下第一雄关”而得名。嘉峪关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后汉时,这里是“玉石障”,五代称“天门关”,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称为“河西重镇,边陲锁钥”。   嘉峪关市南倚终年积雪的祁连山,北枕色如铸铜的黑山。黑山又名嘉峪山,海拔2799米,是嘉峪关市最高峰,属残丘地带,地下资源十分丰富。大自然的神功造就了这一方山川的雄奇灵秀:山后有峡,峡中溪流蜿蜒,长达百余里,两面黑岩壁立,分青、绿、黄、赤、紫诸色,色泽绚丽,质理润泽,嘉峪石砚就取材于此。被称为大漠奇迹的黑山摩崖浅石刻岩画也分布于此,吸引了不少省内外专家学者前往观光、考察。   一、嘉峪石砚的历史渊源   嘉峪石砚又称嘉砚,是我国最古老的石砚之一,早在1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嘉峪石制作砚台。《敦煌杂抄》记载,“嘉峪山,石可做砚”,①石呈青、绿等五色,且具有体质润泽、既不废笔又不废墨之特点,为一时之佳砚。梁披云《中国书法大辞典》中记载,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明嘉靖年间兰州兵部尚书彭泽的墓葬中出土一方仿古琴单砚,砚背铭刻“嘉峪石砚”,该石砚长18.5厘米、宽7.5厘米,现藏甘肃省博物馆。[2]   嘉峪石砚以其坚润的石质、绚美的色泽和独特的工艺蜚声海内外,是古今中外书画家的案头珍品。石砚之所以名贵,首先是因为用来雕刻嘉峪石砚的石料质地坚实近玉,碧翠流波,色泽不淡不艳,秀润雅嫩,制成砚台,具有“水石殊质,浑金璞玉,云滋露液,惜墨惜笔”的优点。它不仅有古朴典雅的自然美,而且磨墨蓄砚堂中日久不干,历寒不冰;在无水时,哈气砚中,自出露液,也能写字,涩不留笔,滑不拒墨,历来为文人墨客所珍爱。除此,嘉峪石砚又以其雕刻精巧、匠心独运、雅致大方,颇得中外文人墨客之推崇。    制作嘉峪石砚的黑山石有数种:一是鸭头绿,也称“绿漪石”、“色泽绿”,有水波状纹路,石质坚细,莹润如玉,是黑山石之上品。二是鹦鹉绿,色泽深绿,石质细润,其中带有深色“湔墨点”的惹人喜爱。三是柳叶青,色绿而又带有朱砂点,石质坚硬。四是淡绿色黑山石,具有渗水缓慢的特点。   二、嘉峪石砚的制作工艺   在长期的制作实践中,历代石砚艺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技艺,在造型、雕刻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吸收端、歙等名砚雕刻精细之长而又别具一格。   一般情况下,嘉峪石砚从选料、设计到雕刻都由一个人完成。所以,石砚艺人非常不易,他们不仅要对石头有感觉,还要具备有绘画才能,更为重要的是必须能耐得住寂寞。   嘉峪砚制作流程如下:   第一道工序,选料。匠人们用铁锤将黑山石敲成砚坯,厚石敲薄,阔石敲方,功夫到家的匠人,只需三五锤便可敲出雏形。敲时不能重也不能轻,重了不碎即裂,轻了则事倍功半、难达目的。   第二道工序,制坯。匠人们根据需要把石坯雏形或天然形状初步制成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毛坯。   第三道工序,设计制图。根据石质的特点,巧用石色予以布局,然后将设计好的图案用白铅笔绘制于石坯之上。制砚设计要求继承传统、不断创新、构思巧妙、创意新颖。   第四道工序,雕刻。这道工序极为复杂,雕、刻、錾等大小器具有近20种必须精确分明。该雕的地方不能刻,该刻的地方不能錾。   之后还要打磨、上光、配盒等。由石成砚,历20余道工序,费时少则十余天,多则上百天,不管是敲、剖、凿还是雕、刻、琢,全靠工匠手上功夫,工序一道比一道艰难,且环环相扣、息息相关。在窄小的加工作坊里,手艺人一凿一凿地雕制着砚台,现幽思于毫间,弥逸气于砚内。嘉峪石砚清新脱俗、自然淡雅,粗犷中带细腻,洒脱中含凝重,熔书画金石与雕刻为一炉,寓书卷气于一身。   嘉峪石砚可以因材施艺、因色构图,雕琢成各种精致文雅、古香古色、独具一格的工艺品。而且题材相当广泛,无论是古代称为“四灵”的龙、凤、鳞、鱼,还是人物山水、飞禽走兽、花草虫鱼,都被汇集微缩于嘉砚中。   在雕刻艺术上,嘉峪石砚以浮雕为主,兼以塑雕,图案设计精巧,构图优美雅致,结构复杂严谨,做工细腻考究,立体感强。雕龙是嘉砚艺人的主要传统工艺,匠心独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