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舒伯特和他的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
[摘要] 舒伯特是19世纪上半叶欧洲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创始者,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对其艺术创作之路的阐述和其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的旋律节奏、调式和声和钢琴伴奏等特点的探讨,向人们展示了作曲家高超的艺术才华,揭示了《美丽的磨坊姑娘》音乐与诗歌的交融、诗歌内涵与作曲家内心情感融合,既富现实主义色彩,又具浪漫主义情调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 舒伯特 声乐套曲 艺术特色
舒伯特是19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创始者。“在西方音乐史上,舒伯特的名字是和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分不开的”。在他短暂的一生中,留下600余首艺术歌曲和三部声乐套曲,以及歌剧、清唱剧、交响诗、序曲、弦乐四重奏等大量作品,显示了他卓越超群的艺术创作能力,因此被后人誉为“歌曲之王”。
一、舒伯特的艺术创作之路
舒伯特在1797年出生于维也纳一个市民阶层的家庭里,从八岁开始就跟随爸爸和哥哥学习了小提琴和钢琴。十一岁时,以出色的童声担任了维也纳帝国圣堂唱诗班歌手和乐队队长,并常常担任指挥,在这里舒伯特度过了五个年头。“在这五年的教堂合唱团的生活里,舒伯特充分展示其多方面的音乐才华,曾指挥了很多作品,接触了大量音乐家的创作作品――莫扎特、海顿、贝多芬等人的交响乐、奏鸣曲、序曲以及室内乐、巴赫的合唱艺术作品与宗教音乐作品,从而领略了音乐创作知识。此时的舒伯特已展露出其抒情性、歌曲性的创作风貌,开始进入了他的浪漫主义特色的音乐创作生涯”。
从学校毕业后,舒伯特为了谋生,在父亲的学校里担任了教师和私人钢琴教师。在这里舒伯特经历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创作时期。“1813―1817年这一时期中,舒伯特首先在歌曲领域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歌曲半数是在这几年写出的”。
1818年,舒伯特辞掉了教师的职务来到维也纳。在这里,舒伯特一直没有固定的职务。因此在1818―1828这十年中他是在穷困潦倒中度过的。但是这十年也正是舒伯特创作中心时期。“他除了继续写作歌曲外,还创作了声乐套曲、交响曲、室内乐等大型作品,并写下了《音乐瞬间》和《即兴曲》等钢琴小品。这一时期他的大型创作逐渐走向成熟,并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
二、《美丽的磨坊姑娘》的产生
“19世纪初叶,随着社会状况的急剧变化,欧洲文学艺术普遍形成了一种新的潮流一浪漫主义的潮流。这种新的文艺潮流,也对舒伯特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使他的音乐创作在题材内容上、形式结构上以及艺术手法上,都形成了一种与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古典乐派作曲家迥然不同的新风格――浪漫主义的音乐风格”。
“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民族革命时期的一种文艺思潮,它的特征是追求个性解放,强调抒发个人情感,反对拘泥形式,凭理智进行文艺创造。浪漫主义音乐强调个人的自我表现,是一种个性化的、思想化的、富于诗意的、感情重于理智的音乐”。“舒伯特的音乐作品形式自由,富于抒情性着重于对人心理的细腻刻画,并往往从“我”的角度出发来倾诉感情。他的音乐听起来就像作曲家本人的日记一般,又像是作曲家在娓娓交谈”。
舒伯特生活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失败,封建王朝黑暗统治的时期。“他的一生都用音乐艺术来反抗这种统治,采用轻蔑漠然的乐观主义去斗争,在作品中除去对黑暗统治势力的描写,同时还表现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封建制度对科学,艺术和人们的思想活动各方面进行监视统治,禁锢民主自由的思想,因此作为进步资产知识分子,舒伯特只能用幻想的题材和形象去暗喻社会现状,来表达对自由民主的向往。“1818年至1828年,舒伯特的社会阅历和生活折磨使他的创作思想趋于完善和成熟时期。……舒伯特往往通过内心抒情和自我写照的方式来反映社会现实,他的歌曲所反映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内心活动,反映了梅特涅执政时期知识分子苦闷压抑和渴望摆脱压迫的心情”。而《美丽的磨坊姑娘》这部声乐套曲就反映了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
三、《美丽的磨坊姑娘》的艺术特色
(一)旋律特色和节奏特色
“声乐套曲是一些在结构上各自独立,在情节上相互有一定联系的歌曲组成,这些歌曲常用第一人称来叙述”。
《美丽的磨坊姑娘》是舒伯特(FranZSchubert)于1823年,根据诗人威廉,缪勒的二十首诗创作完成的。声乐套曲整部作品讲述的是一个满怀幻想走向生活旅途的青年磨工,在阳光灿烂的春天里沿着小溪开始流浪,后来被一个磨坊主所雇用:在那里,他爱上了磨坊主美丽的女儿并把全部的爱都献给了她,但是磨坊姑娘却爱上了一个勇敢的猎人:无法忍受痛苦的磨工投入了滚滚的河水之中。最终,套曲以悲剧的形式宣告结束。
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开场以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