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在行为中律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思想,在行为中律动      舞:释放自我   ――现代舞剧《莎士比亚和他的女人们》和《钢琴别恋》         对于舞剧来说,舞蹈是全剧的灵魂。自二十世纪的邓肯以来,舞蹈历经了一次嬗变,崇尚突出主体的现代舞与传统经典芭蕾形成了双峰并立的局面。然而,并立并不意味着割裂,现代芭蕾便是两者有机糅合的美妙产物。   《莎士比亚和他的女人们》的编舞和主演侯宏澜,是一个跨越现代舞和传统芭蕾的艺术家。她是古典芭蕾出身,1995年进中央芭蕾舞团,1997年获第四届卢森堡国际芭蕾舞比赛女子独舞金奖,1998年应邀赴法国莱茵芭蕾舞团任首席客座明星,1999年起在中央芭蕾舞团担任首席独舞……虽一直与芭蕾作伴,但侯宏澜却更偏爱现代舞。她认为现代舞情绪变化大、自由发挥空间广,并能与其他艺术门类相互结合。“我希望在传统芭蕾技艺的基础上摆脱一些固有程式,进一步解放身体,以芭蕾的表现力来自由地展示自我。”在上海,她创建了侯宏澜工作坊,致力于现代舞的创排,《莎士比亚和他的女人们》便是这样一部实验之作。该剧可称作中国首部现代芭蕾舞剧,并且融合了民族舞的灵动元素,以进一步探索现代芭蕾的可能性。      同为现代芭蕾,《钢琴别恋》的编导格林?墨菲似乎走得更远。作为国际知名的舞蹈艺术家,格林?墨菲从舞蹈本质出发,认为舞蹈是无处不在的,人人皆会舞蹈,甚至孩子们看似稚嫩的动作,都会给舞者许多新鲜灵感。人们通常喜欢把舞蹈模式化――用现代舞、后现代舞、踢踏舞、探戈舞等各种名称给舞蹈贴标签,墨菲对此难以苟同。他认为,东西方的现代舞包容了舞蹈的一切技巧,能否用创新的方式去表达心中所想,才是现代舞的精髓所在。“对我而言,舞蹈只有两种――令人生厌的舞蹈和令人痴迷的舞蹈。”   无论是《钢琴别恋》还是《莎士比亚和他的女人们》,其情节内容都十分抽象,观众如果试图诠释它们所表达的意念,似乎只能落入徒劳。然而,舞剧毕竟有赖于情节,意念需要通过舞者的肢体动作来表达,所以两剧都力图用自身的创意来体现出“剧”的内涵。   首先是音乐。格林?墨菲声称要让钢琴跳起华尔兹,让音乐成为跳舞的地板。《钢琴别恋》的音乐,涵盖了钢琴音乐发展的整个历史,其中包括巴赫和贝多芬在内的古典音乐、拉丁音乐、爵士音乐,还有华尔兹。墨菲说:“我特别想要突出一下华尔兹,因为华尔兹音乐和舞蹈有着近乎天然的联系。这是我对在塔斯马尼亚乡村音乐舞会中度过的那段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一位我最爱戴的钢琴师。”《莎士比亚和他的女人们》的音乐对于安排情节同样重要。该剧音乐由何训田谱写,从电影《兰陵王》到《喜马拉雅王子》,他与导演胡雪桦一直是很好的合作伙伴。侯宏澜表示,如果没有这些音乐,她的舞蹈热情便无法被激起。      其次是舞台设计。《莎士比亚和他的女人们》简约而不失风范,特别是一段舞者自身的黑白投影,让人感到一种如水般的流动性。而《钢琴别恋》则精细别致,虽只有黑白两调,但那个巨大的仿制钢琴外壳或上或下、或分或合,配合着音乐和演员的舞姿,使整场演出融为一体。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剧本。舞剧剧本比较特殊,它没有对白,所谓的描述也只是个框架。但胡雪桦和侯宏澜却不约而同地表示,正是这个简单的框架,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奥菲丽亚投湖和麦克白夫妇洗手这两段基本的情节构造,为舞者发挥想象创造了空间,使他们摆脱许多程式的束缚,设计出各种富有创意的形体动作。      笑:超越国界   ――意大利即兴喜剧《一仆二主》      “假面喜剧”起源于16至18世纪的意大利,它以演员的精彩对白和出色表演为基础,演员拿到的往往只有剧情提纲,所有的表演皆为即兴发挥。不过,由于演员终其一生都在扮演某个固定角色,时间一久,这一形式便落入俗套。      此时,哥尔多尼以革新者的姿态出现,主张用完整的文学创作反映鲜活的生活。不过出人意料的是,原本反对“假面喜剧”的他却以一出《一仆二主》挽救了该剧种,并将其带到40多个国家巡演。古老的演出形式加上引人共鸣的主题,《一仆二主》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让观众认识了西方传统戏剧。   剧中,“提词人”的设置使人联想到导演的雏形。每回开场,提词人走上台来把蜡烛依次点燃,提请观众注意;接着拉幕布之人缓缓走来,换上新的布景。演出开始后,提词人坐在舞台一角,低头盯着剧本,监督演员的表演。   其次是“台中台”的设置。舞台中央建起一个由可变换幕布和长方木台构成的空间,演员在这个限定的空间里极力发挥他们的搞笑才能。木台四周,则散坐着提词人、候场演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等,他们交谈、争执、调情,在故事之外的交流里为观众制造了许多笑料。例如,两片塑料板“啪”地夹在一起,恰好配合了一记耳光的声效,而胶布的撕扯则很好地模拟了撕破衣服的声音,演员仿佛带着观众走入音效合成的最初情境。   《一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