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界传美名 音苑留佳音
回顾人生,回首往昔灯火阑珊时,薪传艺术之火种,为历史研究提供鲜活之史料,是人物寿诞活动价值之所在。2006年12月9日上午北京翔云楼二楼会议室里春意盎然、鲜花漫香、喜气洋洋,中国音乐学院“庆祝黎英海先生80华诞暨学术研讨会”在这里隆重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宾朋齐聚一堂,就我国作曲家、民族音乐理论家、教育家黎英海教授的学术人生展开深入的探讨。这是中国音乐学院为弘扬学院内功勋卓著、德高望重的资深教授之学术成就而举办的系列活动之一,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提供鲜活的史料是举办祝寿活动重要目的之一,中国音乐学院杨静茂副院长坦言此类学术活动要体现的人文关怀是活动的初衷之所在。他解释说,将现当代音乐家的祝寿作为一次重要的学术活动,集中展现音乐家的学术人生,是中国音乐学院学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这一系列活动有吴景略、冯文慈、刘明源、黎英海等四位先生。
与会专家就黎英海先生的艺术人生、人品、才学展开了深入探讨,发言踊跃,以致大会主持人樊祖荫教授不得不将各位的发言时间一紧再紧,发言者意犹未尽,颇感不能尽展胸臆。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人未能得到发言机会,这些足见黎先生学术、人品的巨大感召力。
一、忆往昔,情真意切学苑景
峥嵘岁月,才情人生,自古才子多知己。手足情,师生意,情真意切学苑景。在浓浓的亲情氛围下,与会者不约而同地聊叙起与黎先生共同生活过的点滴经历,或朋友、或同事、或学生,黎先生以其高尚的品格赢得了人们的赞誉。
刘福安动情地从他和黎英海在青少年时期就相知相伴说起,叙述了他们在川南师范读书时浓浓的同乡情谊,讲述了他们一起在抗战歌声的歌唱中自学音乐的快乐往事,道出他们在聂耳、星海等人的抗日救亡歌曲影响指引下走上音乐道路的共同经历。1943年考入青木关国立音乐院的黎英海鉴于刘福安家贫的情况指引刘考入同城的另一所音乐学院的师范科,1958年刘福安来到上海音乐学院教和声,黎英海用刚出炉的《汉族调式和声研究》指导刘在和声课上讲授民族和声问题,刘福安与黎先生的手足之情、患难之意、共同奋进的经历和由此产生的深厚情谊感染了在座的宾朋。鲁日融声称自己虽未有机会受教育于黎英海先生,但在民族器乐方面的创作经常受益于黎先生的作品和理论,并向黎先生赠送了“寿”字的字画,表达其诚挚之情。姚思源回忆了90年代他们同为北京市音协副主席时(黎英海主抓创作,他主抓教育),黎先生关心音乐教育,积极参与到当时的大量群众音乐活动中,关心群众音乐生活,姚思源并指出黎先生所主编的《歌曲》杂志是每期必审的,足见其认真负责的精神。陈其钢回忆了他自附中时起就得益于黎先生的教诲,并受用至今。汪毓和回忆说黎英海与他共同经历了很多事情,合作过很多项目,比如编《中国大百科全书》《聂耳全集》等,朝夕相处的感情让他们度过了人生中的难忘岁月。陈应时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的生活谈起,述及了黎英海先生任当时“华东民族音乐研究室”主任期间与于会泳、夏野、高厚永等一批民族音乐研究者的探索研究,道出了在那段岁月里民族音乐研究的火热情景,也回忆了黎先生对自己学习的教诲和指引。黄白深情地回忆了黎先生作为自己的启蒙老师给自己艺术道路所作的指导,她是《汉族调式和声研究》一书的第一批受益者。 她回忆起黎先生的民族调式研究引导她解决了上学后在传统音乐和学院教学方面给自己造成的苦恼和困惑(自己喜欢传统音乐,但学院里开的课都是西方音乐体系),她声称虽然后来黎先生调离了上海音乐学院,但只要一看到《汉族调式和声研究》一书就好像黎先生就在身边。黄先生还播放了雨果公司制作的她用民歌改编的合唱曲,算是向黎先生提交的一份作业,请求黎先生批阅! 黎信昌称赞黎英海是一个率直、透明、纯真的人,热爱生活、对生活有追求、极富生活情趣的人,学问、人品令人敬佩。他回忆了在做学生时期的点滴记忆,回忆了在农场怂恿黎英海先生参加修理收音机比赛、背着其夫人和学生在一起喝酒吃饭的趣事…… 浓浓师生情溢于言表。杨青坦言得益于黎先生的教益颇多,他回忆了1983年黎先生把他从上海音乐学院调到中国音乐学院,对自己一生的发展都给予了莫大的关爱。杨通八回忆了黎先生指导他创作、学习的动人往事,称先生的学术影响了他音乐的发展方向。 高为杰说,虽然他没有享受到黎先生的教益,但黎先生的著作对他影响很大,他回忆了黎先生刻苦钻研的精神――至今还坚持每天练琴半小时以上,是川派作曲家中重要的人物之一。金湘回忆了黎先生为自己艺术歌曲集作序所体现出的提携后辈的高尚品格,述及先生以实际行动创建“中华乐派”的责任感,认为先生是一个性情率直的人,令人称道。吴正云用几件小事动情地讲述了她和黎先生之间的深厚师生情谊:大学时,黎先生是她的多声音乐老师,但改题时往往还给予她以创作上的启迪;生活上,黎先生为人热忱;在农场时,在生活和业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